-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55230632
-
作者
叶胜雄,赖贞吟,詹弘毅 著 著
-
出版社名称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ISBN编号
9787555230632
-
作者
叶胜雄,赖贞吟,詹弘毅 著 著
-
出版社名称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打喷嚏到底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感冒?宝宝脸上的红疹是湿疹还是异位性皮炎?这些事,爸妈知道了,孩子将会更健康。观念对了,就不会让孩子吃错药、治错病。
【内容简介】
本书由台湾三位资深小儿科医师合著。主要介绍0~10岁小朋友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疾病的病原体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让父母了解小朋友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护理知识,能够在小朋友生病时从容应对。
【目录】
自序① 共同孩子健康的守门员 叶胜雄 03
自序② 家人是孩子好的后盾 赖贞吟 05
自序③ 用少的药达到好的效果 詹弘毅 07
前 言 比诊断更重要的事 13
第1章 对症疗护,呼吸道症状面面观 本篇撰文/叶胜雄 医生
01着凉?感冒?还是过敏?18
02如何记录小朋友的症状?22
03发烧到几度才需要退烧?26
04感冒流鼻涕怎么处理? 31
05打疫苗可以预防感冒吗? 35
06为什么鼻子常塞住一边? 40
07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药吗? 44
08咽喉痛,又是扁桃体炎惹的祸!?48
09感冒一定要看医生吗?52
10感冒不吃药会不会好?56
11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60
第2章 有些疾病和你想的不一样 本篇撰文/叶胜雄 医生
01感冒与非典型感冒64
02口腔溃疡相关疾病67
03咽炎与扁桃体炎72
04哮吼综合征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78
05急性支气管炎与肺炎83
06急性细菌性鼻窦炎87
07急性中耳炎90
08胃肠型感冒还是病毒性胃肠炎94
09细菌性胃肠炎99
第3章 小儿常见疾病的凶手大名 本篇撰文/赖贞吟 医生
01感冒的凶手 浅谈病毒与细菌104
02谁才是感冒病毒 常见的鼻病毒和冠状病毒109
03重感冒病毒之一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感病毒)114
04重感冒病毒之二 腺病毒126
05让宝宝咻咻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129
06我家宝宝变声了 副流感病毒132
07胃肠炎的凶手不是它 肠病毒134
08与你纠缠的阴险家伙 单纯疱疹病毒139
09寒冬里上吐下泻惨兮兮 轮状病毒与诺沃克病毒142
10传说中每个小孩都要得一次的高烧病毒 玫瑰疹病毒144
11会让扁桃体化脓的细菌 A型链球菌146
1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杀手世家 肺炎链球菌148
13非典型肺炎的代表 肺炎支原体154
14看不到,但依旧存在 百日咳杆菌156
15引起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的其他凶手 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159
16细菌性胃肠炎的头号战犯 沙门氏菌163
17泌尿道感染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166
第4章 告别过敏儿,增强免疫力 本篇撰文/詹弘毅 医生
01奥妙的免疫系统 浅谈过敏与抵抗力170
02一朝过敏,终身过敏?关于过敏疾病的自然病程174
03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 如何检测出过敏体质?179
04妈妈过敏、宝宝也过敏 产前如何预防宝宝过敏?184
05让过敏儿变健康 产后如何预防宝宝过敏?189
06是过敏儿的救星,还是毒药? 让人又爱又恨的糖皮质激素196
07咻咻声、咳嗽声不断 我家也有哮喘儿!? 202
08改善、控制哮喘病情的方法 环境维护篇210
09改善、控制哮喘病情的方法 药物治疗篇215
10改善、控制哮喘病情的方法 生活监控篇223
11鼻子就是我的气象台 谈鼻子过敏症状233
12和过敏性鼻炎宣战 鼻过敏的保养和治疗241
13小宝宝脸上红红的小疹子 是湿疹?脂溢性皮炎?还是异位性皮炎?249
14宝宝痒痒不能抓 异位性皮炎宝宝的日常生活照顾257
15一定要擦药、吃药才会好? 异位性皮炎的用药方针262
16吃完海鲜就得了红豆冰 荨麻疹是怎么一回事?269
17为什么过敏一直不好? 谈慢性荨麻疹274
18宝宝被蚊子咬怎么肿这么大包? 又红又痒需要去看医生吗?279
【作者简介】
叶胜雄:台湾长庚大学医学系毕业,现任书田诊所小儿科主治医师,为《育儿生活杂志》专栏作者,著作有《0-3岁宝宝主副食全调理》。
赖贞吟: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现任高固廉/惟廉联合诊所主治医师。
詹弘毅: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现任禾馨新生妇幼诊所小儿科医师,永和耕莘医院小儿过敏免疫风湿科兼任主治医师。
【前言】
比诊断更重要的事
不管到医院或诊所看病,我们都希望能听到一个简短又有力的诊断,可以很快地告诉我们这次生的是什么病。就算我们不完全了解这个病,在听到诊断之后,心总是能稍微安定下来。相反的,医生若说不出这次生的是什么病,来自痛苦与不安所产生的压力就会转而投注到医生身上,直到医生抓出凶手为止。
在离开医学中心之后,接触的疾病从大病变成小病,一些在医学中心微不足道的诊断名称,例如感冒,这时候就变得相重要。刚开始在基层看诊时,重点都放在排除肺炎和中耳炎这些相对较严重的疾病上。在排除这些疾病之后,心里松了一口气,有时会忘了跟病人说诊断是感冒,一直到病人忍不住问:“那这次是感冒吗?”我才恍然大悟,即使是像感冒这样简单的诊断名称,对病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望闻问切,循序渐进
其实诊断名称并不能代表一切。同一个病名,影响身体各部位的深度与广度也都不同,在初期、中期和后期也可能各有不同的症状。就像夜市的打弹珠游戏,虽然只有15颗弹珠,但是两次要打出相同排列组合的几率极低。而且同一种病毒感染,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症状,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造成一般感冒,也可以造成急性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有些人会疑惑,为什么医生要问那么详细,不是只要看看咽喉或用听诊器听一听就知道是什么病了吗?其实不管中医、西医,判断的方法都是从望、闻、问开始的,我们通常先从症状切入,再去判断疾病和病原体。在这本书里,我们依照这样的逻辑,第1章先分析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第2章再介绍儿科门诊常见的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疾病,第3章则是从病原体的角度讨论,第4章讨论的是如果不好好处理,就会和小朋友如影随形的过敏。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能让父母们在小朋友生病时不会一时慌了手脚,在带去看医生之前,先知道哪些是必须提供给医生的信息,而在看医生之后,手边也随时有资料可供参考。
有时家长急着想知道小朋友生的是什么病,一看到医生就问说这是不是流行性感冒?是不是腺病毒感染?一下子把选择题变成是非题。其实对医生来说,眼要判断的是小朋友的整体情况,以决定是否该送急诊、是否该住院,或是在门诊继续追踪即可。再来分析目前的症状,并作相关的身体检查,必要时拍X线片或抽血检验,后才是诊断。即使病人一开始就说自己像什么病,医生还是要抱持着怀疑的态度重新再审视一遍,这整个流程才是来看医生的主要目的,也是的价值所在。
举例来说,一位妈妈说孩子光是因为支原体感染就住院住了6次,而这次的咳嗽和发烧等症状都和前6次很像,因此妈妈觉得这次就是支原体感染了。但在详细问诊之后,发现其实比较像是流感,后快筛结果也证实如此。如果医生没有适度的怀疑,仅凭病人过去的经验来治疗,很可能多吃了抗支原体的药,却疏漏了流感的治疗。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某种疾病在媒体大量曝光之后,很多人越看越觉得自己像是得了这个病。就像瞎子摸象,摸到耳朵的觉得像扇子,摸到象腿的觉得像柱子,但反过来说,腿粗的动物不一定就是大象,也可能是只大犀牛。
本书介绍常见的儿童疾病
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可以分成感染和过敏两大类,而感染又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占大多数,因此这本书集合了小儿感染科、过敏科和胃肠科的亚专科医生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的诊断名称,主要是以影响的位置来命名。呼吸道在胸腔以外的部分称为上呼吸道,在胸腔之内的部分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的附属器官则包括和鼻腔相通的鼻窦,还有经由耳咽管和鼻咽相通的中耳。
在疾病的部分,我们先从感冒开始介绍起。感冒是常听到的诊断,常被作呼吸道感染的通称,接下来讨论其他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以及呼吸道附属器官的感染疾病。
切记,诊断名称只是医生用来和病人沟通的代号,虽然很重要,但不要被这个诊断名称所局限了,后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眼前的病人身上,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尤其在生病时更是如此。而且疾病之间的界线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哮喘也可以同时有支气管炎的症状。再者,不同的疾病也可能同时存在,例如感冒可能并发细菌性中耳炎,过敏性鼻炎的人依然会感冒,不能每次流鼻涕都以为只是过敏而已。
后想要传达一个重要的观念:医生不只是治疗一个“病”, 而是帮助一个“人”回到健康的状态。对儿科医生而言,甚至要把照顾病人的人都考虑进去,因此没有一种医疗的套餐可以适用所有的人,每次都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分别量身定做才符合小朋友就医的权益。
【精彩书摘】
感冒一定要吃药吗?就我自己而言,可以多休息就多休息,可以多睡觉就多睡觉,记得补充水分,如果不饿的话就少吃点东西。但如果症状严重,例如发高烧、头痛、肌肉酸痛、严重鼻塞、有痰咳不出来等,还是会吃药。另一种情况则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精神与体能,例如必须看诊或值班,就算身体还不到那么不舒服的地步,也会选择吃药以利于工作的进行。
不过别忘了,我是大人,而且是医生,能随时掌控自己的症状。在患者回家后,医生能掌握的,就是嘱咐按时吃药,除非未来会有云端照护系统,可以让医生监控。儿科医生开的感冒药,大多只是缓解症状,不至于将症状完全掩盖,在下一次回诊时,可通过对药物的反应来判断疾病的严重度。如果按时吃药但症状一直没有改善,就会特别注意并发症。如果不按时吃药,而且症状也没改善,那就不容易判断是因为病情恶化或只是纯粹没吃药的关系了。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病情有改善,小孩也没有多大的不舒服,而且确定只是一般的感冒,没有并发症也没有过敏体质,那么不吃药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症状持续太久或逐渐恶化,却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用药,就未免太因噎废食了。别忘了,药物存在的目的,还是取决于它的“正”作用,如果副作用真的那么大,就算没被禁用,医生也不会开。
其实对西医来说,西药的成分可以清清楚楚列出来,反而比较好控制。一般大众对西药存有许多误解,因而产生太多无谓的恐惧。例如药物由肝脏代谢,可能被解读成伤肝;药物由肾脏代谢,可能被解读成伤肾;国外标示“非医生处方不得使用于儿童”,到国内就被解读成“不得使用于儿童”了。怕的是有人因为不想吃药而不去看医生,每次都要硬撑到快不行才就诊。其实不吃药和不看医生是两回事,如果医生许可,看医生也不一定就要吃药。
那一年在值班时发烧的故事还没讲完,现在推测时应该是得了流感,而达菲在那时还是新药,因此也没机会使用。值完班后,自己乖乖去挂学长的门诊,检查结果显示并发细菌感染,于是按时吃完抗生素的疗程。总而言之,会自然好的感冒不一定要吃药,但如果感冒很不舒服或一直没有好,就别再撑了。若是有一定时间疗程的药,像是达菲或抗生素,就算症状减轻了,还是得按疗程服用完毕。
……
【精彩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