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480.00

《中国地学通鉴·地质卷(全二册)》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地质科学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导和基础,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取得的重要进展对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意义重大。地质学是一门学科分类庞大的基础性、应用型学科,我国地质科学发展迅猛,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这方面国内尚无系统介绍,本书将弥补其空白。本书首先阐述了地质学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及中国地质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中国地质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趋势;论述了中国地质分区的概况等,基本上囊括了地质学学全部知识体系和内容,对地质学的一系列研究领域作了系统阐述,反映了目前国内地质科学的*、*前沿的成果。 

本卷是集国内数十位地质学界的学者及多年心血而成,著名的学者如李廷栋院士、陈毓川院士、杨守仁教授、王仰之教授、崔之久教授、夏正楷教授等,从而使本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资料性、实用性等特色,是地学领域不可多得参考书、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中国的地层、岩浆活动、变质岩系、构造运动、成矿地质、第四纪冰川与古气候、地质资源、地质环境与灾害等方面的地质概况,阐述了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特点及各分支学科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中国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梳理了中国地质科学主要信息。

【目录】

总序

篇  中国地质概况  

章  中国的地层

节  地质年代表与地质构造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地层区划

第三节  中国地层发育概述

第二章  中国岩浆岩和岩浆活动

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岩浆岩的时空分布

第三节  中国岩浆岩分类、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

第四节  中国岩浆活动与成矿

第三章  中国变质岩系和变质带

节  中国各主要变质期的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

第二节  中国变质岩系、变质带及变质作用问题

第四章 中国构造运动及主要构造体系

节  中国构造运动时期鉴定与划分

第二节  中国构造运动序列

第三节  中国主要构造体系与构造体系域

第四节  中国构造型式力学分析

第五节  中国构造运动起源

第五章 中国构造体系控矿与动力成岩成矿

节  中国构造体系控岩控矿

第二节  中国构造动力成岩成矿

第三节  中国构造与固体矿产预测

    第四节  中国地下水网络理论及基岩地下水的构造控制规律

第五节  中国含油(气)区及油(气)田预测

第六章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古气候

节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争论与存在依据

第二节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述要

第三节  中国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划分与对比

第四节  中国第四纪气候演化过程

第七章  中国地质资源与开发

节  中国矿产资源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

第三节  中国地质资源开发

第四节  中国地质公园与矿山公园

第八章  中国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节  中国地质环境特征

第二节  中国地质灾害分类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状况及应急响应

第二篇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综述

章  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程

节  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

第二章  中国地质科学体系研究

节  中国地质科学概述   

第二节  中国近代地质科学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地质科学调查与勘查

节  中国区域地质科学调查

第二节  中国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调查与勘查

第三节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科学调查

第四节  中国海洋地质科学调查

第五节  中国矿产资源勘查

第六节  近年中国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

第四章  中国地质科学基础研究

节  中国结晶矿物学研究

第二节  中国岩石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地球化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构造地质学研究   

第五节  中国古生物学研究  

第六节  中国地层学研究  

第七节  中国历史地质学研究

第八节  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

第五章  中国经济地质学研究

节  中国矿产地质研究

第二节  中国宝玉石矿产地质研究

第三节  中国能源矿产地质研究

第六章  中国应用地质学研究

节  中国工程地质学研究

第二节  中国水文地质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岩溶地质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地震地质学研究

第五节  中国灾害地质学研究

第六节  中国农业地质学研究

第七节  中国城市地质学研究

第七章  中国地质科学新领域研究

节  中国深部地质研究

第二节  中国海洋地质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行星地质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极地地质研究

第五节  中国岩石圈地质研究

第六节  中国环境地质学研究

第八章  中国地质应用技术研究

节  中国探矿工程研究

第二节  中国应用地球物理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应用地球化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遥感地质研究

第五节  中国地质填图研究

第六节  中国地质实验技术研究

第七节  中国地质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研究

第九章  中国地质科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十章  中国地质科学展望

节  中国地质科学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中国地质科学近期发展的重点  

第三篇  中国区域地质

章  中国地质构造区划

  节  地台区

第二节  造山区

  第三节  边缘海盆区

第二章  中国区域地层特征

    节  前寒武纪地层特征

    第二节  古生代地层特征

    第三节  中生代地层特征

  第四节  新生代地层特征

第三章  中国区域岩浆岩发育特征

  节  准噶尔-兴安构造岩浆岩区

第二节  塔里木-华北构造岩浆岩区

第三节  秦祁昆仑构造岩浆岩区

第四节  青藏-川滇构造岩浆岩区

第五节  扬子构造岩浆岩区

第六节  滨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区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特征

第四篇 中国地质科学信息要览

章  中国地质机构和科研单位

节  中国地质管理机构概况

第二节  中国地质科研单位概况  

第三节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单位名录

第二章  中国地质科学学术期刊

第三章  中国地质专业普通高校

节  中国高等地质院校概况  

第二节  中国普通高校地质科学专业设置

第四章  中国地质科学家

第五章  中国地质科学大事记

第六章  中国地质科学主要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杨守仁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科评议小组成员。

李廷栋  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

陈毓川  矿床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副主席,原地矿部总工程师。

夏正楷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常务理事、第四纪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考古领域领军人。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