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8.00

《“深一度”领导艺术》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由李一*的《深一度领导艺术》以“新角度、深 一度”为主旨,提出了关于领导学的一系列概念,比 如 “平面领导”理论、“泛领导”理论、领导方法 格式化理论等等,都是“新角度”的产物;用“止” “5序”“6度”“反向激励”等领导方法与艺术,都 是“深一度”的发散。通过本书,作者期望“新角度 、深一度”能成为领导学研究“新锐派”的宗旨,将 领导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目录】


上篇  “新角度”领导理念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领导观
    法治领导方式研究
    “平面领导”理论
    “泛领导”理论
    领导方法格式化理论
    “形而上”的精神领导理论
    固本修元的“本质领导”理论
    “阳光领导”理论
    “中庸领导”理论
    常态领导理论
    原生态领导风格理论
    “剧场政治”理论
    领导权的扩张理论
    领导班子成员的防御心理研究
    预防组织老化的长效机制研究
    领导活动的外部性研究
    成瘾领导行为研究
    “正确”的决策为什么会“自失败”
    对性情领导者的一些看法
    领导品位研究
下篇  “深一度”领导艺术
    “用人之欲”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用“止”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用“易”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无因管理”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长尾管理”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公开、公正、公平”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求实求是”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5序”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6度”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常数原理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履行社会责任的领导方法和艺术
    让下属“闲不住”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唤醒”麻木下属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微妙决策”与“虚践”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正职履新的周期、心态与艺术
    领导者科学运用自己能力的方法与艺术
    主政小单位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远程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谋取“多赢”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反向激励”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惠及全体”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领导立威用威的方法与艺术
    正副职求团结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合作博弈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贯通“后一公里”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钉钉子”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精彩书摘】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领导者站到“公民权利 本位”的立场上 “国家治理”不是“国家统治”,“社会治理” 也不是“社会管理”。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就是党 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国 家治理现代化,就是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 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 要求领导者改变立场,摒弃“领导至上”的本位思维 ,站到“公民权利本位”的立场上。所以,“国家治 理”并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领导立场的变化。
  领导者主持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 度、监督制度的改革,都要站在这个出发点上。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领 导与群众构成共同体,领导者转变立场刻不容缓。就 政府而言,必须树立公共权力观,充分认识到权力的 委托属性,人民群众是权力的委托者、监督者和制约 者,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 人民的利益;必须树立法治权力观,用法律规范、治 理和控制国家的权力,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 法治国;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 位,做到执政为民,勤政为民。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而 言,必须树立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是权力的委托者 ,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的领导立场是推动型的。领导作为一种动力 去驱动工作,是一种“发动机”。而“公民权利本位 ”的立场,则告诉我们领导者是“方向盘”,“掌舵 ”而不“划桨”。这两种领导立场有几方面区别: (1)领导者的站位不一样。领导者不再是领导活 动的主体,而是领导活动的主导。领导的主体可以是 公共权力机构,也可以是市场和社会组织。党的十八 大以来,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 理体制”,实际上已经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同领导的理 念。
  (2)“公民权利本位”是领导立场的逻辑起点。
  以往的领导以政府命令、控制和规制为主,强调权力 自上而下的运行;现在强调对话、协商、长期合作。
  (3)领导立场的价值取向不同。以往的领导,强 调的是行政观、制度观和责任观;现在强调民主观、 社会观和法治观。
  在领导立场的转变上,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把握: 一是领导立场以契约化方式来确定。领导者把自己摆 在哪里,不是由领导者说了算,而是由利益相关者博 弈来决定。领导工作转命令为协商,转独占为合作, 需要为权力寻求新的合法性途径。二是领导立场以法 治化方式来确定。由法律与制度规定领导者的立场, 转人治为法治,转管理为服务,让权力在法律与制度 的框架下运行。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领导者树立“总体把握 ”的思想方法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 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 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 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就具体内容 而言,包括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制度安排,如行 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等;就构成要素而言, 包括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国家 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使 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 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一个良好 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 (1)国家机制、市场机制、公民社会机制的互相 支撑与平衡。
  (2)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宪法与法律成为公 共治理的权威,社会契约和价值认同成为公共治 理的社会土壤。
  (3)民主与效率的相互补充与协调,所有公共政 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主体地位,且有利于 提高行政与经济效益。
  国家治理体系的这些特征,要求领导者必须从总 体上去把握各种各样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安排 。什么是总体把握呢?总体把握就是站在问题之外来 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这里需要指出,总体把握, 不同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 都是以全局或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标准,局部或 要素必须服从全局或系统。而总体把握则认为,无论 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 ”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可见,“总体 ”这种思想方法,高于全局观点或系统观点,其考虑 问题的容量要比它们大得多。相比之下,全局观点或 系统观点的这种层次差就不那么明显了,考虑问题比 较狭隘,也就容易以全局或系统来代替总体,而忽视 “部分”的作用,有可能失去领导工作的底线。“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一种“总体 把握”的思想方法。它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的现代化”放在“总体”的高度去把握。只有在“总 体”上部署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升了国家的 治理能力,才能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提供能力 支撑,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