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34.20

《中国人上智——中国人遇到中国人,你需要点心计心术》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动不动就卖关子,卖关子到底有什么好处?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唱一和,怎么对付?
  打圆场不光是解围,还是一种沟通方法!
  碰到踢皮球*讨厌,破解推诿有办法。
  有些事要热处理,有些事要冷处理,有些事要不处理。
  醉翁之意不在酒,潜台词是门大学问!
  话里有话,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中不能成了冤大头。
  “你是自己人”这句暖心话有时真有时假,是不是“自己人”
  得看他怎么说!
  “打个比方”之中有深意,一听了之要吃亏。
  什么时候需要“下马威”?遇到“下马威”时怎么去化解?
    

【内容简介】

  在运用智谋的时候,别人从小处人手,我则从大处着眼;别人从近处看,我则从远处看;别人越是躁动事情搞得越纷乱,我则冷静沉着而事态反而自归正常;别人遇事束手无策,我则处理问题得心应手,绰绰有余。因此,对于上智者,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再大的事情也会变成区区小事。他运筹谋划于不被觉察、毫无显象的微妙之处,而他的举动,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或者先抵触而后顺合,或者似相反而实相顺。他从容自得的时候,连豪杰都对之疑惑;而一旦做出决断,连圣人都无法改变。啊!智慧如此,难道不是上智吗?

【目录】

1 韬光养晦
2 卖关子
3 红脸白脸唱双簧
4 下台阶·打圆场·要识相
5 寒暄
6 巧辩·诡辩
7 戴高帽
8 两难选择
9 踢皮球
10 小骂大帮忙
11 委婉·潜台词
12 因人施言·相机而行
13 圈套
14 热处理·冷处理·不处理
15 巧应变
16 顺水推舟·逆水推舟
17 激将
18 顺耳·逆耳
19 虚虚实实
20 自嘲
21 自己人·动情
22 鞭辟入里
23 打比方
24 先发制人 ·后发制人
25 阴谋·阳谋
26 下马威
27 换汤不换药

【精彩书摘】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往往又被简单地用作“韬晦”,意思是销声匿迹,不自我炫耀暴露。韬晦一词出自《景德传灯录》:“属会昌废教,反服韬晦。”《资治通鉴》上也有这样的记载:“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英武。”韬的本意是弓袋子,有进去的意思;晦是黑暗、隐晦之意。
   韬光养晦,这是一种防身之术,是有意地隐藏自己的才能和意图,以避免他人的注意和猜忌的策略。韬晦,常常被作为一种政治谋略,并有着独特的规律和要求。
   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风要摧之;功高盖主,祸将及之。”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过多地显露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往往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在封建社会的官场斗争中,韬光养晦常常是一种免灾去祸的防身术。在今社会的一些商业往来中,韬光养晦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
   掩饰锋芒的韬光养晦。东汉末年,曹操欺君罔上,刘备、董承决心“共聚十义,以图国贼”。从此,刘备就开始韬光养晦,在后园种菜,并亲自浇园灌地。
   待到青梅成熟时节,某日曹操邀请刘备一起煮酒畅饮。酒兴正酣时,忽然阴云漫漫,骤雨将至。曹操的兴致极高,借着酒兴劈头就问:“天下世谁是英雄?”刘备分别举出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曹操不以为然,一一否定。刘备说,我实在不知道还有谁能称得上是英雄了。曹操也不再逼问,他说出自己评论英雄的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并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及操耳!”刘备闻言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已被识破,“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此时,正好雷声大作,天雨将至,刘备趁机俯首拾箸,假装从容地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又说:“连圣人遇到迅雷烈风都变色,何况我刘备呢?”此后,曹操就不怀疑刘备了。
   刘备的失态实为心虚所致,他害怕自己的韬晦被曹操识破,然而刘备临危不惊的才能令他能从容应变、巧妙掩饰,从而消除了曹操对自己的怀疑。对此,有诗赞美他:“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