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504976987
-
作者
李斌,伍戈 著 著
-
出版社名称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ISBN编号
9787504976987
-
作者
李斌,伍戈 著 著
-
出版社名称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研究中国货币与宏观经济问题的书。作者在本书中使用多部门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探讨了货币总量的来源以及货币供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问题。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信用货币创造机理及其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二是运用信用货币创造理论来分析存贷差等问题。三是离岸市场发展与货币创造的关系。四是潜在经济增速与货币需求问题。五是研究产出与通胀动态问题。六是有关货币供求与产出、通胀动态变化的研究。七是货币总量需求和货币化比率(M2/GDP)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机理。八是货币与结构性通胀问题。通过作者这些科学的研究、规范而清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充分地理解我国经济中的很多重要的货币和宏观经济现象,深化对诸如货币“超发”问题、存贷差问题、人民币“走出去”以及货币政策的功能与定位等问题的认识。相信每个关注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的读者,阅读此书后都会有重要的启发和收获。
本书作者李斌研究员和伍戈研究员长期在中央银行从事货币政策工作,具有较广的宏观经济视野和丰富的一线政策操作经验,本书的逻辑思路也是他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世界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兼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对本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白重恩、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讲席教授许成钢联袂推荐本书。本书对于我们观察和理解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窗口,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 斌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曾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李斌是中国人民银行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曾获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调控与经济发展”论文一等奖、金融图书“金羊奖”等学术奖励。
伍 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华盛顿)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IMF Working Paper》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伍戈是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曾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奖”、金融图书“金羊奖”等学术奖励。
【前言】
序一
近年来货币金融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焦点领域之一,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更为这一趋势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实中,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料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和深远,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至今已愈六年的时间,尽管各经济体都努力从上世纪应对“大萧条”的冲击中汲取经验教训,也都迅速采取了逆周期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甚至是“超常规”的政策,但目前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仍陷于持续的经济疲软和结构调整不力的泥沼之中。
尽管货币金融问题如此重要,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系统性书籍却不多见,结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有价值的货币论著更少。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我通读了李斌博士和伍戈博士的这本专著,掩卷沉思,不禁对该书的结构分析视角、货币主义逻辑框架以及历史主义的演进脉络所吸引。该书既充满现代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又饱含浓厚的中国本土气息,学术的严谨性和行文的流畅性,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愉悦之感。具体来说,有几点初步的读后感想:
一是该书创新性地采取了结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现实货币问题。货币一般都被视作宏观经济中的总量问题,货币政策也是作为总需求调节的工具来加以运用。但近年来的国内外经济金融事实似乎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对货币问题的探讨不能离开对其经济结构的考察,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思维困境;同样,运用货币政策不能忽视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否则很可能会遭遇“事倍功半”或“过犹不及”的政策迷局。对于中国这样具有新兴加转轨特征的经济体,经济结构性矛盾往往更加突出,各种结构性变化如同各类“冲击”作用于宏观经济,这也使与之相伴相随的货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方面,更集中体现在货币供求均衡以及货币与通胀、产出等实体经济变量的交互动态上。因此,引入结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是该书贯穿了货币主义的逻辑框架,并将其融汇于中国的政策实践探讨之中。该书给人的一个直观美感,在于其逻辑框架系统、论证思路完整。其分析框架与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先谈货币的起源及信用创造,这对应的是经典理论中的货币供给部分;然后再论述货币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后再探讨货币供求均衡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每个方面的论证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充分结合了中国货币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货币政策实践。他们在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探讨了货币信用创造的新渠道、时变性的菲利普斯曲线、M2/GDP动态演进路径以及结构性通胀等诸多重要现实问题,许多概念与论证方式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可能与李斌博士、伍戈博士长期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一线工作有关,这也使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把握更敏感、更前沿。我们既充分感受到他们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深刻理解,更清晰地看到了他们对货币主义理念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
三是该书紧扣了历史主义的演进脉络,将中国的货币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动态有机结合。“以史为镜”,是该书行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李斌博士与伍戈博士在对基本货币规律的论证过程中,紧紧围绕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历史发展的鲜活主线:从危机前全球失衡的大背景到危机后货币信用创造渠道的新变化,从产业结构变化对潜在产出的影响到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从流动性过剩(不足)到结构性通胀(通缩)以及广受争议的存差和存贷比等等,都无一例外地铭刻着历史变迁的印记。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书触及了近年来国内外诸多重大的货币金融事件和热点话题。读其文字内容,仿佛是在观看一部中国近年来涉及货币金融重要理论谜题的历史。在时空交错变化之间,让我们在体会货币金融时代特征的同时,理解历史岁月所积淀下来的货币经济规律与发展趋势,从而能为未来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制订提供些许难能可贵的借鉴和启示,这或许也是这本书的现实价值所在吧。
是以为序。
林毅夫
2014年10月3日于朗润园
序二
货币供给及其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主流经济理论中,货币由中央银行供给,它的变化在短期内会影响经济增长,长期中则呈“中性”,即只影响价格总水平。由于新古典理论中的微观主体都是同质且充分竞争的,主流经济理论为我们描述的实际上是一个理想化的均匀环境。在这个从总量到总量的假定下,货币的逻辑比较容易理解,货币政策的定位与作用也十分清晰。将基于这种假定的理论运用于发达经济体,就有过于简单之嫌,用之分析如中国之类新兴加转轨经济体的更为复杂的货币金融问题,就更显得隔靴搔痒了。应认识到,我们面对的经济,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正是这些结构性特征,显著影响着货币运行的规律,影响货币、增长与通胀的内洽关系,进而可能使货币、通胀这样的总量问题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化特征。因此,采用多部门模型而不是单部门模型,选取结构化视角而不是简单的总量视角来分析和观察货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通过转换视角和选取新方法来展开对“老问题”的研究,正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正道。这种例子,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俯拾皆是。例如,购买力平价(PPP)是汇率决定的重要理论之一,但实证检验却发现其存在系统性偏差。为校正这偏差,巴拉萨-萨缪尔森等通过引入将经济体区分为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结构性方法,显著改善了理论解释力,成为对长期汇率决定理论的重要发展与完善。李斌、伍戈的《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一书所以值得推荐,就在于它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将结构主义的方法贯穿于分析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以及货币与产出、通胀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在诸多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而有趣的发现,深化了我们对货币经济与金融运行的认识。
中国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十分突出,这一实体经济基础,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明显影响。在本世纪的头十年里,从上个世纪延续下来的储蓄率偏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甚至更形恶化,大量国内产出需要外需消化,从而导致外汇以更大的规模流入。为维护汇率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被迫购汇“吐出”基础货币,这自然很容易造成国内流动性偏多的格局,进而积累通胀压力。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长期依靠外需发展显然不可持续。正是基于对经济运行矛盾的准确判断和把握,中国政府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在这一总战略下,中央银行在通过汇率渐进升值和大规模对冲组合应对偏多流动性的同时,也一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以期为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做出贡献。然而,就其功能而言,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总需求管理工具,它不可能从根本上纾缓结构性矛盾,反而可能处处被结构性问题掣肘。面对长期和深刻的结构调整过程,货币政策的基本着力点恐怕应置于保持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方面,旨在为结构调整争取时间,为产业升级创造稳定的预期。这种对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环境和能力的冷静思考,在这部书里贯穿始终。我以为,这是本书值得一读的又一特点。
有一种看法认为,主流经济学的单部门模型更适于发达市场经济体,而多部门模型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这是误解。实际上,发达经济体亦面临深刻的结构性问题。以货币政策为例,以往的主流奉所谓“单一目标和单一工具”的政策框架为圭臬,中央银行仅仅通过调节短期政策利率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进而影响长期利率。此次危机告诉我们,正是对这种政策范式的迷信,使得货币政策一度对泛滥的危机束手无策。危机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维护币值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金融稳定,保持一般商品市场供求平衡并不必然意味着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稳定,同时,货币政策传导可能极大地受制于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如此等等都昭示我们,需要在央行的政策武器库中增添政策工具,并强化宏观审慎等政策工具的应用。在市场非完美,市场主体行为可能存在非理性和动物精神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用更接近现实的分析工具来研究经济问题,结构化的分析视角便属此类。
本书的两位作者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长期在中央银行从事货币政策的研究与实际操作,这使他们得以将宏观经济和货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熟练地运用于复杂的宏观调控实践之中,写出了这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专著。这的确可喜可贺。
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全面转型的新常态,货币政策框架自身也在经历着重大的调整,无论是经济还是货币金融,都有大量重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有大量谜团有待我们去破解。我希望两位青年学者继续努力,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经济学贡献力量。
李扬
2014年10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体评论】
“信用创造是货币银行学极为重要的部分,我将此视为金融领域里宏观与微观运作的交汇点。但这本应属于基础知识的道理,在金融学里却是曲不高而和者寡。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信用创造问题,极为必要。本书还关注了离岸市场发展与货币创造的关系,并指出在教科书中往往处于尴尬的‘两不管’地带,这也是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货币供需方面,过去基本是限于总量分析,本书的结构分析有助于充实和启发现有的认识。全书研究规范、说理清晰,反映出作者自己把问题研究清楚了,从而能够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用经济学基本的、规范的方法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表述问题,这样的文风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来信摘录)
——黄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本书为观察货币供求及其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诸多方面深化了我们对货币问题及货币政策的理解。全书既有理论研究的规范与严谨,又直面现实与热点,值得对货币和宏观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认真研读。”
——李剑阁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研究员
“基于变化比较缓慢的发达经济的货币经济学对于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有诸多不适用的地方,一个重要原因是后者经历着快速的结构转型,同时还有更多的市场扭曲。因此,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研究新兴经济中特有的一些重要货币经济学问题。经济学界对这样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没能为新兴经济制定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李斌和伍戈的这本书向着改变这个状况的方向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考虑结构变化和市场扭曲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市场均衡的影响,并从这个视角出发,对中国经济中很多有关货币的现象,包括一些传统框架下的不解之谜,进行了解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这本书对货币经济学的发展、对理解中国经济以及对支持政策制定都做出了实质的贡献,值得一读!”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
“理解货币现象是理解金融现象的基础。从经济学产生的初时代起直至今日,如何理解货币都一直是经济学面对的基本挑战之一。中国的制度与经济学普遍讨论的市场经济有重大差别,因此认识中国的货币现象面对更严重的挑战。无视中国的制度特点,照搬教科书的货币理论,不仅学术上平庸、错误,在政策上和商业上更导致重大失误。本书作者以其在中央银行长期的政策和研究工作为基础,在面对这些重大挑战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每个关心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的人,阅读此书都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启发。“
——许成钢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