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301176306
- 作者
-
出版社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平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ISBN编号
9787301176306
- 作者
-
出版社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平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期迭代模型,在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下,对不同养老保险模式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希望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给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内容简介
构建了一个OLG模型,分析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后可能存在的7种情形以及4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情形、不同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量、社会福利变量以及养老保险体系变量共3类2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路径进行数据模拟,研究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不同路径选择下的宏观经济效应。《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雒庆举,1977年生,甘肃省靖远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讲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研究员,参与亚洲开发银行农村扶贫问题研究专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中国当前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
1.1 国家政策
1.2 地方政策
第2章 模型基本假设
第3章 劳动力市场基本模型
3.1 个人
3.2 企业
3.3 政府
3.4 均衡
3.5 均衡的时间路径
3.6 关于时期的说明
第4章 引入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模型
4.1 个人
4.2 企业
4.3 均衡
4.4 均衡的时间路径
第5章 引入养老保险的两期迭代模型
5.1 养老保险体系的引入
5.2 主要经济变量及其表达式
第6章 参数估值
第7章 经济效应的理论测算
7.1 劳动力市场变量
7.2 社会福利变量
7.3 养老保险体系变量
第8章 敏感性分析
8.1 两期效用折现率指标(p)的敏感性分析
8.2 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指标(bpg)的敏感性分析
8.3 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领取折扣率指标(φ)的敏感性分析
8.4 农民工的基准歧视系数指标(θ)的敏感性分析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敏感性分析数据表
附录2 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养发[2001]125号)
附录3 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低门槛准人、低标准享受”办法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3]59号)
附录4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若干实施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2002]第120号)
附录5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若干实施规定》的决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2006]第160号)
附录6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沪劳保就发[2005]8号)
附录7 关于《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附录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
后记
精彩书摘
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摘要)》(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办法》考虑到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高的特点,提出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也都间接规定了农民工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
1.1.2政策分析
当前,国家层面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思路主要体现在《办法》中。此次推出的《办法》,具体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明确要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基础上,经过逐步调整与完善,已经明确并基本建立了一个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但对于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长期以来并未达成共识,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界,而且在具体实际运作中也没有达成共识。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确定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许多城市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这些模式在具体运作中存在很大差别。此次出台的《办法》明确规定了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个人缴纳部分全部计人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这说明为农民工建立的养老保险目标模式是统账结合的筹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未来与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接轨。
前言/序言
“转型”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而农民工则是这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在城乡收入持续增大的背景下,出于提高农民家庭收入的目的,大量的流动人口开始进入城市。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仅为65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6%;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35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89%;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的数量达到14439万,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11.62%。进入新世纪以后,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每年以600-800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农民工人口总量为22978万,外出农民工14533万,其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党和政府也将实现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此后,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而许多地区也因地制宜地推出了相应的地方政策。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经济数据并不令人满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参保率水平很低。据统计,2009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即使是在参保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五险的参保率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分别为8.8%、24.6%、13.9%、4.6%和2.8%。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