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79.00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唐代孟子学研究 共3册》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作为断代史的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以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及其美学思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佛教中国化、本土化及其审美与文学艺术意识理念的深巨影响为研究重点,凸显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佛教美学的民族人文特性和中国化、本土化程度的时代发展轨迹。缕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佛教美学发展历程,从中国文化形态、智慧和印度佛教传入等前期准备开始,按照时代分论东汉佛教美学初始、三国佛教美学继续酝酿、西晋佛教美学初起、东晋佛教美学递嬗、南北朝佛教美学沉潜与狂热,勾勒了一幅简明的佛教美学史图景。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宋明道学的理论渊源,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对宋明道学基本问题进行重新阐发的过程中,他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存天理”等基本问题落实到现实的可以践履的“遵礼”上来,形成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枢纽性作用的“遵礼”系统。对这一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复杂的转化过程的呈现,便形成了他的“遵礼之道”。

《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一书即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全书将文献资料与文化诠释相结合,形上构思与形而下的建构相结合,以遵礼之气、遵礼之理、遵礼原则、遵礼德性、遵礼策略、遵礼旨归七个环节为线索,试图构建起王夫之遵礼之道的完整逻辑体系。其中,气化流行章主要讨论船山遵礼之道的形上学基础,遵礼之理章主要阐释船山遵礼的重要理由,遵礼原则章探讨船山遵礼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遵礼德性章探讨遵礼之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遵礼策略章探讨遵礼的具体实践路径,遵礼之规章探讨遵礼最终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作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开拓礼学思想研究的新转向,发展船山礼学思想的研究内涵,并为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资源。   

孟子学是指以《孟子》为文献基础,对孟子的理论学说进行阐释、研究或继承的论说或者学术活动。在孟子学的断代研究中,人们更多着眼于宋代以后,学界对唐代孟子学的关注相对不够,《唐代孟子学研究》以唐代士人特别是文人关于孟子的引述、评价、阐释、继承等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收集与梳理了散见于唐代文献中涉及孟子的资料,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时代学术背景下,唐代士人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发挥乃至批判,总结他们对孟子的态度,较详细地揭示了唐代孟子学的面貌。

作者简介

王振复,1945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国内大学兼职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启明大学客座教授。迄今出版学术著作36种,发表论文约200篇。   

陈力祥,湖南邵东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著有《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等。王志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兰翠,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烟台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出版专著《唐诗题材与文化》、编著《唐人律诗选评》。

目录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
目录



第一章内因:中国佛教美学史的前期准备

第一节以“巫”为主导文化形态的历史与人文本色

第二节文化智慧的“祛魅”与原始道儒墨美学理念

第三节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中国”

第二章外因:入渐于中土的印度佛教基本教义及其美学意义

第一节印度佛教原始教义与大乘教义述要

第二节印度佛教基本教义的美学意义

第三章东汉:佛教中国化及其美学思想酝酿的初始

第一节佛经初译与教义“误读”

第二节道教创立与佛教的人文联系

第三节佛教美学思想的初始酝酿

第四章汉末三国:佛教中国化及其美学思想酝酿的继续

第一节重要佛经的译传

第二节佛教美学思想的再酝酿

第三节佛学对王弼玄学美学理念的影响

第五章西晋:晋代中国化的佛教美学思想

第一节佛经译传与时代理绪

第二节空之美蕴

第三节形象与方便:“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第四节佛教美学对向、郭玄学美学的影响

第六章东晋:晋代佛教美学思想中国化的深化

第一节南北两地的佛教流播格局

第二节“格义”“六家七宗”、道安的佛学之见与美学

第三节“法性”“涅槃”:慧远的佛学之见与美学

第四节“中道实相”:鸠摩罗什的“中观”与美学

第五节“不真”“不迁”“无知”“无名”:僧肇中观之学与美学

第六节佛教思想与晋人风度

第七章南北朝:佛教美学的新的思想深度

第一节“佛性”“顿悟”:竺道生佛学之见的影响与美学

第二节“常乐我净”:《大般涅槃经》与佛教美学

第三节“一心二门”:《大乘起信论》与佛教美学

第四节譬喻、偈颂、梵呗与诗性审美

第五节“志怪”的佛教美学诉求

第六节《文心雕龙》:儒道释美学三栖

第七节石窟苍凉:中国化的佛教建筑美学风色


小结


主要参考书目

附:王振复主要学术著述简目

后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本书的学术背景与意义
(一)学术背景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针对性研究综述
(二)相关性研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
四思路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气化流行:船山遵礼之形上学基础
第一节以气为体:气之化生万物
一“太虚者,气也”
二“气化者,气之化也”
三“人者,取精于天”
四小结
第二节言道者必以人为归
一“阴阳之外无道”
二“道不虚行,存乎其人”
三“人极立,则赞天地而参之”
四小结
第三节人礼同气:体天地之化而有人之礼
一“人之所得具众理”
二“人之所凝以为性”
三人“心尽之而体全”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遵礼之理:船山遵礼之现实依据
第一节礼辨禽狄:辨人禽、严夷夏
一礼辨人禽
(一)礼之“分—别”
(二)以“耻”言人
目录(三)人知生死而殊于禽兽
(四)君子、野人以分人禽
(五)以治乱别人禽
(六)礼为人所独有
二礼别夷夏
三小结
第二节人欲失礼:去人欲崇天理
一天理人欲合于“一本”之“理”
二“礼即理之节文”——“礼”“理”相通
三以礼主欲
四小结
第三节弘人之道:贞天道尽人道
一天理人礼因人以显
二礼本天地以贞天道
(一)“人道”即“礼”
(二)礼道本于天地
(三)天人之道一也
(四)以人道贞天道
三先立其大以尽人道
(一)“全归”以尽人道
(二)行事理以尽人道
(三)尽人道以立人极
(四)尽人道以显“礼”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遵礼原则:船山遵礼推行之原则
第一节中道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价值规约
一遵礼之用须以中和为贵
二遵礼以求人心之和而允
三小结
第二节“经”“权”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灵活变宜
一“经”“权”之提出
二船山之“经”“权”观——遵礼须贯彻“经”“权”原则
(一)“经”“权”一体
(二)“经”“权”乃礼之损益
三小结
第三节于俭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内在持守
一遵礼需以守俭为尚
(一)俭者见礼而不见俭
(二)守俭能回归礼之本
(三)奢则非礼犯乱
二于俭当守情理之正
(一)过俭易流于骄泰
(二)过俭则背于义理
三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守德遵礼:遵礼主体的德性要求
第一节仁者爱人:守德遵礼的道德内蕴
一全心德之仁以遵礼
(一)“仁主于爱”
(二)仁全心德
(三)仁以顺礼
二本仁乃可行之于礼
(一)“行礼之本而极之于仁”
(二)“为仁之极致乃复礼”
三达仁义之德方行礼
(一)“仁义相得立人道”
(二)起仁义之用以贯礼
四小结
第二节崇尚道义:守德遵礼的道德正义
一“义”乃心之制、事之宜
(一)“‘义’者,心之制”
(二)“‘义’者,事之宜”
二守“义”德以遵礼:义立方行礼
(一)义为礼本,礼缘义起
(二)礼以行义
三小结
第三节虔敬恭让:遵德守礼的道德情操
一恭敬乃礼用之所以然
(一)敬者礼之本
(二)礼者敬之文
二致恭敬则能率礼而行
三遵礼需敦敬
(一)敬以修身
(二)敬乃立政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遵礼策略:船山遵礼之实践路径
第一节神道设教:因幽明之道而信仰
一“神道设教”的传统
二“神道设教”的展开
(一)原神鬼以存礼意
(二)明神持敬以待礼
(三)设教导民以循礼
三“神道设教”的归趣
四小结
第二节垂范劝喻:官方垂训与坊间劝善
——以《坊记》为中心
一官方垂训
二坊间劝善
(一)防民“争利忘义”以遵礼
(二)防民“贵禄贱人”以遵礼
(三)防民“薄孝忠厚慈”以遵礼
(四)防民“厚色贪色”以遵礼
三小结
第三节教育熏习:学校教育与师长教化
一学敩并行
二育德谦敬
(一)学以示敬
(二)学有时序
(三)学以存心
三化民易俗
(一)化民成俗终归于礼
(二)推教化然后礼兴行
四小结
第四节礼乐并进:礼以规约与乐以浸润
一礼、乐何以并进
(一)形上层面:礼乐合天
(二)形下层面:顺性饰情
二礼、乐相参相辅
(一)乐以和心正乱
(二)礼乐互用成化以行礼
(三)礼乐内外交养以守礼
(四)礼减乐盈以持礼
(五)礼乐感于孝悌以行礼
三礼、乐成德化俗
(一)个体成德以守礼
(二)社会化俗以循礼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遵礼旨归:船山遵礼之价值取向
第一节遵礼以存心养性
一遂心而存德
(一)总论礼—心关系
(二)礼生于心而制心
(三)礼和心以涵心德
(四)礼立人道以存心
二养性而畅情
(一)性以名天人授受
(二)性善循礼立人道
(三)心函性而存于礼
(四)情充性而统于心
(五)情因礼裁以养性
三小结
第二节遵礼以挺立人道
一主修身
(一)遵礼主修身
(二)遵礼立人道
二达人和
三致政兴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一著作
(一)古代典籍
(二)今人著作
二论文 一




第一章初唐孟子学
——以征引为主的初始阶段
第一节初唐孟子学概述
第二节魏徵与孟子的政治思想
一、魏徵继承孟子思想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渊源
二、魏徵对孟子独立人格精神的继承
三、魏徵对孟子君臣观的实践
第三节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孟子
一、《五经正义》的编定与引书研究概述
二、《五经正义》引用《孟子》概况
三、《五经正义》对传播孟子思想的作用
第四节王勃、卢照邻对孟子的评价
一、王勃、卢照邻对孟子不遇命运的同情
二、王勃、卢照邻对孟子继承儒家诗教传统的肯定
第五节崔融对孟子经济思想的继承
一、崔融的税收主张对孟子观点的继承
二、崔融对孟子关于社会分工观点的继承
第六节李善《文选》注与孟子
一、《文选》注征引文献的特点
二、《文选》注征引《孟子》概况
三、《文选》注对传播孟子思想发挥的间接作用
第七节刘知幾《史通》与孟子
一、刘知幾对孟子命运和品格的评价
二、刘知幾对孟子观点的认同
三、刘知幾对孟子观点的批评
四、刘知幾“史才论”对孟子学说的发展

第二章盛唐孟子学
——以实践为主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盛唐孟子学概述
第二节张九龄对孟子的接受
一、张九龄的谠直之风对孟子精神的实践
二、张九龄的治政理念对孟子精神的实践
第三节李白对孟子的接受
一、李白接受孟子思想的途径
二、李白对儒学的态度
三、李白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继承
第四节杜甫对孟子的接受
一、杜甫接受孟子思想的途径
二、杜甫对儒学的笃诚
三、杜甫对孟子仁政与民本思想的继承
第四节杨绾、赵匡与孟子
一、杨绾和赵匡在科考改革上对孟子的提倡
二、杨绾倡导《孟子》入科的影响
三、盛唐时期的经学学术背景

第三章中唐孟子学
——韩愈尊孟带动下的鼎盛阶段
第一节中唐孟子学概述
第二节韩愈思想与孟子
一、韩愈好辩的性格与孟子相似
二、韩愈对孟子君臣之义思想的继承
三、韩愈排佛的前因后果
四、韩愈借鉴孟子心性学说排佛
五、韩愈建立儒学道统排佛
第三节韩愈诗歌与孟子
一、韩愈崇孟与他扩张诗境的追求
二、崇孟为韩愈提供了丰富的诗歌创作语料
三、孟子的浩然之气对韩愈诗歌的作用
四、孟子的心性说对韩愈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韩愈散文与孟子
一、孟子散文的传记文学因子
二、孟子散文的传记文学特点
三、韩愈传记散文对孟子的继承
第五节李翱与孟子
一、李翱“复性”的责任感
二、李翱“性善情恶”对孟子性善论的继承
三、李翱将性善和“诚”相融合
四、李翱认为“性”与“文”同样重要
五、李翱对孟子政治经济思想的继承
第六节柳宗元与孟子
一、柳宗元对孟子观点的广泛征引、化用和评价
二、关于成圣问题
三、关于利益问题
四、关于仁政问题
五、柳宗元研究孟子的学术渊源
第七节皇甫湜与孟子
一、皇甫湜对韩愈崇孟的理解和支持
二、夷惠之辩对孟子观点的发挥
三、夷惠之辩的社会根源与中唐士人的处世态度
四、中唐士人的出处观对诗坛的作用
五、皇甫湜的心性观对孟子的继承

第四章晚唐孟子学
——皮日休尊孟的延续阶段
第一节晚唐孟子学概述
第二节杜牧与孟子
一、中晚唐孟子学环境与杜牧的家学传统
二、杜牧认为孔孟并重
三、杜牧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四、杜牧对孟子思想的质疑
五、杜牧散文对孟子的继承
第三节皮日休、陆龟蒙与孟子
一、皮日休的救世理想是他尊孟的现实基础
二、从尊韩到尊孟
三、皮日休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
四、皮日休对社会教化的重视
五、皮日休对孟子修身养性理论的发挥
六、皮日休与韩愈尊孟的差异
七、皮日休散文对孟子的继承
八、陆龟蒙对孟子的评价
第四节林慎思与孟子
一、林慎思续《孟子》的目的
二、林慎思的理政思想对孟子的继承

第五章唐代《孟子》注本
第一节唐代《孟子》注本概述
第二节陆善经与《孟子注》
一、陆善经行历与著述
二、陆善经的《孟子注》
第三节张镒与《孟子音义》
一、张镒行历与著述
二、张镒的《孟子音义》
第四节丁公著与《孟子手音》
一、丁公著行历与著述
二、丁公著的《孟子手音》
结语
主要参考及征引文献

精彩书摘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天道、地道与人道的分立与耦合,是先秦道、儒对立而互补的一个明证。《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性是天生的,对人性向善的引领与统驭便是道,以仁道的标准加以人格的修为,便是道德教化。《礼记·礼运第九》又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大道”,不离儒家道德教化的规范。西汉初年贾谊认为,道与物相接,否则为非道。其本者谓之虚,其末者谓之术。将道分为本、末两端,不同于先秦老庄,具有西汉初期黄老之学道论的特点。贾谊《新书·道德》有“道德”之说,称“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逻辑上显然欠妥,意思倒是明白的。道家一般从哲学本原、本体角度论道,作为哲学范畴,与美学之思具有直接的联系。儒家一般从伦理学角度说道,作为伦理学、政治学范畴,与美学的联系自当是间接的。但在西汉黄老之学中,道的哲学与仁学有时是力求融合的。
  ……   三、关于利益问题  柳宗元关于利益问题的论述也与孟子的相关思想产生关联。柳宗元言“利”,能结合时代的经济发展,出于孟子而又超越孟子,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如他的《吏商》就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利益观。在这篇文章中,柳宗元设置了两种吏商进行对比。一种是“污吏之商”牟利的行为:“污吏以货商资同恶,与之为曹,大率多减耗,役佣工,费舟车,射时有得失,取货有苦良。盗贼水火杀夺焚溺之为患,幸而得利,不能什一二,身败禄夺,大者死,次贬废.小者恶,终不遂。”①他认为,污吏经商,倚仗其政治官势,欺诈百姓,垄断市场生意,即使获利,也不能维持长久,最终必然“身败禄夺”。另一种是“廉吏之商”的做法:“廉吏以行商,不役佣工,不费舟车,无资同恶减耗,时无得失,货无良苦,盗贼不得杀夺,水火不得焚溺,利愈多,名愈尊,身富而家强,子孙葆光。”②因此,他的观点就是“污吏之为商,不若廉吏之商,其为利也博”③。  柳宗元的《吏商》,实际是借商人获利来议论吏政。因为“廉吏…‘修严洁白以理政,由小吏得为县,由小县得大县,由大县得刺小州,其利月益各倍。其行不改,又由小州得大州,其利月益三之一。其行又不改,又由大州得廉一道,其利月益之三倍,不胜富矣。苟其行又不改,则其为得也,夫可量哉?虽赭山以为章,涸海以为盐,未有利大能若是者”④。一个廉洁勤政之吏,从小县升到大县,从大县到小州,他的获利就会成倍增加,再从小州升到大州.从大州到道,获利就是三倍,如果他能始终如一保持廉洁品行,那么他所得到的就是无限的大利。柳宗元从利益的角度对为官之人提出廉洁清正的忠告,或者说他为了倡导官吏廉政,用利益作为诱导。为了申明自己的观点,柳宗元引孟子的观点进行辩论:  或日:“君子谋道不谋富,子见孟子之对宋轻乎,何以利为也。”柳子日:君子有二道,诚而明者,不可教以利;明而诚者,利进而害退焉。吾为是言,为利而为之者设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吾哀夫没于利者,以乱人而自败也,姑设是,庶由利之小大登进其志,幸而不挠乎下,以成其政,交得其大利。吾言不得已尔,何暇从容若孟子乎?孟子好道而无情,其功缓以疏,未若孔子之急民也。①  柳宗元此文中所论及的“孟子之对宋烃乎,何以利为也”,出自《孟子·告子下》中孟子和宋烃的一段对话,其中谈论的核心就是关于“利”和“仁义”的问题:  宋轻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日:“先生将何之?”日:“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日:“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日:“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②  孟子反对宋柽在秦楚两国将要开战时用“利”去游说秦王和楚王,认为这样就会导致做大臣的怀着利益之心事其君,做儿子的怀着利益之心事其父,做弟弟的怀着利益之心事其兄,最终君臣、父子、兄弟都抛弃仁义,“怀利以相接”,以至于亡国。所以他劝说宋烃用“仁义”去游说秦、楚,而“何必日利”。  《孟子》一书论及义利之辨的内容,还见于《梁惠王上》,在此文一开篇,孟子就对关心“利吾国”的梁惠王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他论述了仁义可使上下有序,但是利益却使人因不满足而争夺的道理:“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③由于孟子多次明确地表示“何必日利”,就引起后代对孟子的误解,“以为他只讲仁义而不讲利益,把‘利’与‘义’绝对地对立起来了”④。  ……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