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13203146
- 作者
-
出版社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7-01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ISBN编号
13203146
- 作者
-
出版社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7-01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包装
平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未来30年,中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将会面临的挑战。分15个主题分别考察了中国经济的不同部门或不同方面可能将经历的转变。作者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什么因素促成了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中国经济在进一步崛起的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政府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政策与策略以保障中国平稳地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这15个主题包括:增长收敛,老龄化,绿色经济转型,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公共财政改革,居民消费,产权改革,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对外开放,经济外交,国际技术竞争,以及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国际经济组织中的角色与地位。
本书适合对中国未来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各级政府管理人员、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政策分析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创新中国:迈向2050》
进入21世纪,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创新成就,这让世人惊叹,也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来解答中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谜”。本书秉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学术传统,通过回溯中国创新发展道路的演变,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创新战略,在参考借鉴中外相关理论及开展大量调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创新发展1.0版到4.0版,并由此展望中国创新发展的前途和方向,特别是为国家制定“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本书对于设计国家未来创新战略目标和具体指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适于从事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姚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杜大伟(David Dollar),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及中美经济关系研究领域专家。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张新,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调控、国情国策分析,以及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财税及公共政策问题研究。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近30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等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17篇,曾承担《中国新发展理念》《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十三五”大战略》等多部著作的撰写工作。
目录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第一章中国经济增长回顾
姚洋
1. 伟大的成就/ 003
2. 增长驱动力/ 005
3. 结构变化/ 015
4. 展望/ 021
第二章增长收敛与发展前景
王勋
引言/ 026
2. 开放对增长收敛的重要意义/ 027
3. 理论背景与相关实证研究/ 035
4. 数据和分析框架/ 038
5.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2015—2050/ 040
6. 结论与政策含义/ 051
第三章老龄化与社会政策
白晨 雷晓燕
背景: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化/ 066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征/ 068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挑战/ 074
4. 政策应对与建议/ 078
第四章绿色经济转型
姜克隽 田欣 徐晋涛
1. 引言/ 086
2. 从环境角度描述中国的增长模式/ 091
3. 绿色经济转型/ 093
4. 结论和建议/ 096
第五章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黄益平
1. 引言/ 102
2. 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独特模式/ 105
3. 金融抑制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109
4. 原来的方法不再奏效/ 111
5.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114
第六章公共财政改革
林双林
1. 引言/ 120
2. 改进税收体系/ 121
3. 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125
4. 改革养老保险体系/ 127
5. 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130
6. 控制地方政府债务/ 133
7. 调整央地财政关系/ 136
8. 总结/ 138
第七章居民消费
王敏 俞秀梅
1. 过去40年的居民消费/ 144
2. 我国不同人群的消费特征/ 146
3. 中国2049年消费预测/ 153
4. 结论及政策启示/ 161
第八章产权改革
李力行
1. 引言/ 166
2. 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历史/ 169
3. 近期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173
4. 新的挑战:2019—2049/ 176
5. 竞争中性: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原则/ 178
6. 政策建议/ 179
第九章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
褚高斯 周广肃
1. 引言/ 186
2. 2049年人工智能实际替代概率计算/ 189
3. 未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到2049年)/ 197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204
第十章创新能力
郑世林 庄芹芹 汪勇
1. 引言/ 210
2. 中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 211
3.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215
4. 中国2049年主要创新指标预测/ 220
5. 中国提升创新能力面临的挑战/ 223
6. 总结和相应政策建议/ 226
第十一章政府角色与产业政策
王勇
1. 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 232
2. 如何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 239
3. 中美关于产业政策的分歧/ 240
4. 未来30年,我国应当如何调整产业政策/ 243
5. 结论/ 246
第十二章对外开放
余淼杰 钟腾龙
1. 引言/ 250
2. 广度开放阶段(1978—2000)/ 251
3. 深度开放阶段(2001—2016)/ 255
4. 全面开放阶段(2017年至今)/ 262
5. 促进高水平全面开放的政策建议/ 264
第十三章经济外交
査道炯 董汀
1. 讨论框架的界定/ 269
2. 中国经济外交的“两位一体”/ 270
3. 未来议程/ 276
第十四章国际技术竞争
彼得·佩特里(Peter Petri)
1. 创新时代的中国/ 286
2. 不断追赶的中国/ 287
3. 开放式创新:理想的方式/ 297
4. 对竞争的管理和管制/ 301
5. 超出竞争之外的政策/ 306
第十五章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
埃斯瓦尔·S. 普拉萨德(Eswar S. Prasad)
1. 引言/ 314
2. 资本账户开放/ 315
3. 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318
4. 储备货币/ 319
5. 金融市场发展和改革/ 321
6. 成为“避风港”货币需要制度改革/ 323
7. 中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324
8. 结束语/ 326
第十六章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角色
杜大伟(David Dollar)
1. 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世界贸易组织/ 330
2. 多边开发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 334
3. 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41
4. 结论/ 345
创新中国:迈向2050
第一章 从后工业化时代到创新时代
一、 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二、 创新驱动:从后工业化时代到创新时代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内涵
一、 中国创新发展的思想来源
二、 中国创新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三、 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
一、 中国创新发展:从1.0版到4.0版
二、 中国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创新赶超的理论解释
一、 西方经济理论的创新赶超说
二、 “5T”框架的全面创新追赶说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 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从 “十五”到 “十二五”
二、 中国实现创新跨越的最大法宝: 发展规划的自我升级版
三、 “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的部署与展望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追赶
一、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跨越的历程与逻辑
二、 中国高技术产业追赶的“5T+0”模型
三、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关键:产业化时点
四、 中国高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动力机制
五、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十三五”目标与任务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企业的创新跨越:以国有企业为例
一、 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定位
二、 国有企业在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的主要作用
三、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
五、 国有企业的跨越式创新:以中国水电为例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效应:财税政策的实证评估
一、 创新财税政策的研究综述
二、 财税政策支持创新的理论机制
三、 我国财税政策的创新效率实证研究
四、 中国创新财税政策的结论与启示
小结
第九章创新驱动与就业优先战略:中国背景下的融合
一、 创新与就业的理论关系
二、 创新对就业的影响路径
三、 创新驱动与就业优先战略的融合: 从万众创新到万众创富
小结
第十章 “十四五”时期我国创新发展基本思路研究
一、 “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主要情况
二、 我国已进入创新高质量发展阶段
三、 “十四五”进入创新发展关键期
四、 “十四五”创新发展思路、 目标与部署的探讨
五、 “十四五”时期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治理体系
小结
第十一章 创新中国2050
一、 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创新强国目标
二、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与不足
三、 全面建成现代化创新强国的路线图
四、 从中国创新到世界创新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