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70.4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社会经济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太多,《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不可能穷尽当前社会保障领域的所有方面。因此,我们试图在有限的篇幅和人力条件下,经过编著者的共同努力,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打造成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精品与力作。

作者简介

    邓大松,刘昌平:武汉大学教授。邓大松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导。历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保险学系副系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内页插图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
  • 目录

    1 社会保障风险及其管理
    2 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及风险控制
    3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减贫与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
    5 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发展报告
    6 改善青年生存环境优化青年就业工程
    7 军人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8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风险分析、评估与对策研究
    附录
    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

    精彩书摘

      我国目前的城镇教育救助也较为忽视特殊教育的救助。我国城镇特殊教育救助主要是对特殊对象进行免费义务教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制度内容确实已经保障了特殊对象的义务教育需求,但是初级教育救助仍较为薄弱,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救助基本没有建立。城镇特殊教育救助应该在保障特殊对象义务教育的同时,逐步发展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救助。因此,城镇教育救助制度是一种综合型的制度安排,它能满足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需求,其制度内容应该是综合涵盖我国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这个综合型的制度体系包括基础教育救助、高等教育救助、职业教育救助和特殊教育救助。
      城镇医疗救助制度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城镇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医疗费减免是我国城镇医疗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专项医疗补助是其补充内容。2010年全年累计救助城市居民1921.3万人次,其中: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61.2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52元;民政部门直接救助城市居民460.1万人次,人均医疗救助水平809.9元;全年用于城市医疗救助的各级财政性资金49.5亿元。①我国城镇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制度困境仍存在。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主要表现为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特别是大病重病的费用。②2012年1月4日,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应探索出符合实际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推动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的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主要帮助解决符合条件的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或补充医疗保险补偿后仍然难以负担的住院医疗费用,同时可兼顾门诊医疗费用。
      目前,我国城镇医疗救助制度框架基本可见,但救助水平远未能达到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要求。从我国2010年和2011年人均医疗费用来看,2010年城市人均医疗救助水平809.9元,只能满足城镇贫困居民的门诊需求,远不能满足其住院需求。因此,满足城镇贫困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完善救助服务内容,是健全城镇医疗救助制度的路径。要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综合型城镇医疗救助制度应涵盖常见病、慢性病、大病重病等的救助内容。
      ……

    前言/序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增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抓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利时机,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上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明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成了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初步形成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集机制;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实现了从国有企业向城镇各种所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延伸;实行原行业统筹下放省级管理,解决条块分割的矛盾,建立了上下贯通、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完善,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持社会安定团结,对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突出问题。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之一。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作为国家“985”工程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社会保障理论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承接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内的大量研究任务,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是由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组织国内社会保障领域诸多知名学者与专家,共同编著的一份重要的年度研究报告,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研究报告首批建设项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批准号10JBG009)的重要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社会经济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太多,《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不可能穷尽当前社会保障领域的所有方面。因此,我们试图在有限的篇幅和人力条件下,经过编著者的共同努力,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打造成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精品与力作。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