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98.00

《约翰·济慈传》([美] W.杰克逊·贝特 著) 文学纪念碑 约翰·济慈传(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一位现代诗人如何诞生?普利策获奖传记)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在前人的阴影中,生命的重负下一位现代诗人如何诞生。 普利策获奖传记,济慈研究的典范之作,《西方正典》作者哈罗德·布鲁姆推荐! 约翰·济慈与华兹华斯、雪莱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上承莎士比亚、弥尔顿,下启丁尼生、叶芝,他留下的“消极能力”“无我”等观念,在后世回响着“钟鸣般的声音”。

内容简介

济慈的一生短暂而伟大,为研究文学天才之滋长繁盛及其背后的助因提供了**素材。贝特的《约翰·济慈传》是济慈研究的权威传记。本书提供了济慈早年生活的大量珍贵文献,作者注重挖掘诗人的艺术创作与外部广阔的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济慈的个人魅力、喷薄而出的活力、童心和强烈情感,在贝特的笔下得到了完美“再造”。与此同时,本书也展现了一位现代诗人如何在前人的“伟大”阴影之下,荷重升阶,浮出地表。

作者简介

沃尔特·杰克逊·贝特(1918-1999)哈佛大学A.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荣休。著有《济慈的风格演化》(1945,1958,2014),《从古典到浪漫:十八世纪英格兰审美趣味的前提》(1946),《塞缪尔·约翰生的成就》(1955),《约翰·济慈传》(1963,获1964年度普利策奖),《柯尔律治》(1968),《历史的重负与英国诗人》(1970),《塞缪尔·约翰生传》(1977,获1978年度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

精彩书评

贝特致力于济慈生平
和诗歌研究约四分之一个
世纪,他可能比任何其他
在世者都更加了解传主。
他的《济慈传》是权威性
的,将传记事实与有关天
才成长的密切、持续且深
富同情心的研究交织一体
,其中许多史料素材几乎
或完全不为前代传记作者
所知。
——霍华德·芒福德·琼

贝特先生有个精彩的
故事要讲,它远超过任何
前人的发现,因为他让自
己完全熟悉有关济慈的大
事小情——仿佛济慈本人
那般清楚。所有进入这个
故事的人,都得到了沉着
、全面的审视,作者既富
同情心,又有明断的公正
。但这一切都服从于全书
的主题——济慈那闪耀着
强烈光芒的精神生活的事
件。这种精神生活透过书
信和诗歌传达出来,贝特
先生不仅写出了相当优秀
的济慈传记,也为济慈的
创作贡献了上佳的批评。
一本关于济慈的巅峰之作
的时机已经成熟,而此时
机也恰逢其人。
——杰弗里·蒂洛森

目录

插图目录
济慈时代的伦敦
伦敦郊区
第一章 人生初年(1795年—1810年)
第二章 艾比的监护(1810年—1815年)
第三章 盖伊医院(1815年—1816年)
第四章 希望之旅(1816年夏)
第五章 献身诗歌:查普曼之荷马、亨特与海登(1816年秋)
第六章 完成第一部诗集(1816年11月—12月)
第七章 桂冠与伟大的视像(1816年12月—1817年3月)
第八章 创造力的试炼:《恩底弥翁》
第九章 意志力的行动(1817年6月—12月)
第十章 消极能力
第十一章 新的起点(1817年12月—1818年1月)
第十二章 德文郡与《伊莎贝拉》(:1818年2月—4月)
第十三章 神秘的重负:一位现代诗人的诞生(1818年春)
第十四章 乔治·济慈的离开与苏格兰之旅(1818年夏)
第十五章 评论、《海伯利安》的创作及汤姆·济慈之死(1818年秋)
第十六章 《海伯利安》与写作的新高度
第十七章 范妮·布劳恩;《圣亚尼节的前夕》(1818年冬—1819年)
第十八章 不确定期(1819年2月—4月)
第十九章 一八一九年四月与五月的颂歌
第二十章 最后的启程:《拉弥亚》(1819年5月—7月)
第二十一章 丰硕之年渐进尾声:《秋颂》与《海伯利安的覆亡》(1819年7月—9月)
第二十二章 患病(1819年秋冬)
第二十三章 飘零(1820年1月—8月)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之行(1820年8月—11月)
第二十五章 罗马及人生落幕(1820年11月—1821年2月)
附录
一 家庭渊源
二 济慈学徒期的时长
三 济慈家子女的财产继承情况
索引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人生初年(1795年—1810年)

约翰·济慈出生于一七九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头生子。这五个孩子中的一人在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济慈年轻的父母此时刚刚开始管理约翰·詹宁斯的马房,詹宁斯是济慈夫人的父亲,正是他把马房生意经营得红火起来。这家马房名叫“天鹅与铁环”,位于芬斯伯里(摩尔菲尔兹街24号),在当时的伦敦北郊。他们为伦敦东北部和邻近的村庄服务,既出租马匹,也可能还有几辆马车。
此时伦敦的扩张速度比伊丽莎白时代之后的任何时期都快。事实上,伦敦已经进入非比寻常的增长期,在一个半世纪之内,它将吞噬周围的地区,并从一个人口约八十万的城市变成一个超过千万人口的城市。每周都有来自英格兰各地的人抵达伦敦。济慈夫人的母亲就是一例:詹宁斯夫人来自兰开夏郡的科尔内村,该村毗邻约克郡边境。托马斯·济慈,也就是济慈的父亲,同样不是伦敦本地人。济慈的妹妹范妮记得自己曾听闻父亲少年时从康沃尔郡离兰兹角不远的地方来到伦敦。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他出身于英格兰西南部。

关于济慈从十七八岁到离世这段时间的生平状况,人们拥有较为详尽的信息,但是他的早年生活,特别是关于其父母和他们的出身,人们却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间,没有哪位作家的生平得到了更精细的梳理。济慈之所以会受到这般细致的研究,正在于其巨大的成就与他作为普通人的身份之间那令人振奋不已的融合。我们自然会对这样的状况产生好奇:一个人在人生起步阶段仅获得了贫瘠的资源,但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品格和秉性特征,以及怎样的经历,激励着他——或者说至少没有妨碍到他——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林肯的一生至今仍吸引着人们不断审视和重新解读——虽然这么说仿佛凭空跳入了一个表面迥异的领域。不论我们怀揣着怎样的先入之见,在走近这类人物之时,也会对约翰逊所提出的“传记的首要目标”保持开放的心态——那就是找寻能“为我所用”之处。。这种直接的利害关系极具感染力,至今仍吸引着职业作家去思考,他们与济慈那个时代的诗人一样,在昏暗中与恐惧抗争着,唯恐留给自己的空间已不多——已逼仄到无法像往昔那种更为自信、较少自我意识的时代那般,产出题材广泛、力量强劲的诗歌。他们也许并不希望流露出焦虑之感,但这种情绪时常盘旋在自己的脑海中。因此,尽管在过去的一百年问,诗歌品味发生了激剧的变化,但没有哪位英国或美国诗人(不论他的创作如何背离了莎士比亚以降其他前辈诗人的风格)在谈到济慈时,不会放下自己惯常对诗歌用语或其他细节的抱怨,转而对济慈展开平静而密切的观察,甚至心中还可能藏着一线秘密的希望。
与此同时,即便是第一次接触济慈生平的人,也会觉得他的人生似乎被一种熟悉的感觉萦绕。他的生平事迹看起来就像是我们曾经读过并渴望再次听到的故事。至少有一种解释很容易进入我们的脑海。在任何一个语种的主要作家中,没有哪一位的早年经历比济慈的更接近于“孤儿被迫追寻自己的财富”这类传统的民间故事了。自觉地对“感伤情绪”退避三舍,或是心神不宁地躲入超然的精明世故或羞怯,这些做法都无法贬损济慈那令人感动却出人意料的人生初年。林肯再次提供了一个可资类比的案例:我们想知道,一个以极大的真诚承载了如此多现代抱负的人——一个比大多数政治家更有成就的人(或者说,放在济慈身上,就是一个比大多数作家更为出色的诗人)——是怎么像传统寓言故事中的人物那样开始自己的人生的。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我们一直在谈论民间传说,尝试复兴它,叹喟它的简单质朴再难寻觅,还埋怨自己的生活在它的映衬下显得多么单调和乏味。我们赞美传统神话的心理洞察力,并似乎为它在小说中的复杂运用、重复再现而欢欣鼓舞,然而,尽管说了这么多,我们却从未真诚地企盼能够在现实中与它相配。事实上,假如我们真的在现实中同它遭遇,甚至可能一瞬间会感到些许尴尬,除非在摸清自己处境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许我们真的很感动,但却唯恐别人把自己想得太简单。狄更斯的早年生活与济慈很相似,所以他非常理解人们分裂的本性。人们通过某些做作而刻意的表现,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复杂化,自认为应该避开熟悉的事物,(在对待艺术和社会生活的方式中)扭扭捏捏地陷入约翰逊博士所说的两种情形,即“厌恶力量的惯性培养”和“晋升为不耐烦焦躁的讲究”。这些矫揉造作的表现都登上了狄更斯的大型喜剧舞台。在这样的衬托下,民间传说中质朴的“孤儿”主题动机徐徐奏起,我们所有人都对之做出了回应。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人们回顾济慈一生的起落沉浮时,会愈发想起狄更斯。这种联想具有一层特殊的地域关联,因为没有哪位作家比狄更斯更了解伦敦,至少没有谁像他那样,把伦敦写得如此精妙到位,而这个伦敦及其周边正是济慈家四个孩子身处的地方。不同的是,狄更斯那温暖的心让他为自己笔下的弃儿们营造了一个

前言/序言

济慈的一生为我们提 供了一个独特的脚本,来 研究文学的伟大性,以及 准许或鼓励它成长的动因 。这种兴趣带有深刻的“ 人性”与“道德”印记,且 表现出这两个词的极致广 度意义。因为,首先我们 要面对的是一种诗性天才 ——不管济慈最初带有怎 样的缺陷或局限——他很 快便与众多不同的读者建 立起了个人相关性。在他 身上,我们发现心智和性 格都稳步成长,这种成熟 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成 就,且在济慈从二十一岁 到短暂生命尽头之间的日 常经历中,得到了实际且 戏剧性的检验。他的诗歌 技巧也是同步精进的,这 种成长更令我们着迷,因 为它不是孤立的现象,而 是某种程度上的副产品— —至少是一种有机关联起 来的伴生物——是他更广 阔的、富于同情心的人性 成长的副产品。这就是为 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济 慈一直吸引着众多读者和 作家,成为自莎翁本人以 降,所有诗人中**莎翁 风格的人。 济慈的成长故事还有 一个引人关注之处,就是 它发生于一个相对现代的 环境。因此,我们至少能 从中发现一些线索,来思 考两个困扰了许多人的问 题。第一个问题(又可以 对比莎士比亚,关于莎翁 的生活状况我们知之甚少 )是其早年获得的资源相 当匮乏——假如从教育和 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利条 件”两方面来看,仅一八 〇〇年以来这一相对较短 的时间内,已有数百万人 (其中许多人天分极高) 享受到这些资源,但济慈 早年获得的资源确实少得 可怜。我们自然想知道, 他是如何取得那些成就的 :为何他能够以如此缤纷 的方式写下那么多不朽的 诗篇——是什么驱策了他 ,又是什么阻碍了他?除 了这种普遍的有关成长教 育的兴趣之外,人们对济 慈还怀有一种特殊的好奇 ,这种好奇随着每一代人 的成长变得益发强烈。在 过去的两百五十年间,尤 其是在二十世纪,诗歌和 所有艺术似乎变得越来越 专业化,越来越小众,人 们早就不以为奇。我们现 在得更加直接地面对济慈 出生前五十年就被广泛讨 论的问题,而关于此问题 的讨论也贯穿于他的一生 :那就是,属于这个时代 的荷马和莎士比亚在哪里 ?那些“伟大的文类”—— 史诗和悲剧——或者至少 是说得过去的等价物在哪 里?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 以用原创性的现代溢价来 解释这些问题——用人们 对过去伟大艺术成就的强 烈意识来解释,或是以诗 人或艺术家在前人宏伟成 就面前的局促不安来解释 。因这种焦虑而产生的压 力和对它的各色反应,构 成了自一七五。年以来, 艺术史上最缺乏研究的关 键要素之一。现代时期伊 始,没有哪个大诗人比济 慈更加直接地遭遇这一问 题。二十二岁之后的济慈 是如何对抗并超越这一困 境的,这个问题吸引了自 济慈去世以后每一位使用 英语创作的大诗人,也吸 引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降 的每一位大评论家。 最后,如果我们想要 充分利用材料的话,济慈 年满二十二岁之后的人生 轨迹保留了大量可用的信 息,其详尽程度与任何一 个语种的大诗人在相近年 龄所留下的信息相比都毫 不逊色。事实上,在他最 富创造力的时期开始之后 ,假如我们真的想追踪其 轨迹,有些时段是可以详 细至每一周的情况的。虽 然关于他早年生活的材料 相对匮乏,但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仍保有一个优势 。因为至少他的早期诗歌 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 与之相比,更长寿的诗人 却有机会封存或处理掉自 己的试笔之作。很少有人 愿意向自己或他人展示青 春期时的笨拙。诚然,济 慈的大多数早期诗歌只对 风格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有 吸引力,如常用表达的风 格研究等,或者是会吸引 同行作家,使他们得到一 种健康的心理宽慰,那就 是如此具有想象力和精神 天赋的诗人,最开始写诗 时竟也像我们许多人悄悄 所做却不肯承认的那样, 下笔磕磕绊绊。但情况很 快就有了起色,就在济慈 年满二十二岁之后不久( 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我 们就发现他的思维水平( 包括一年之后,他的表达 水平)达到了只在最伟大 作家身上常见的高度。 即便得到的讨论多么 不充分,这些整体层面的 问题一直是本传记关注的 焦点。此外,我认为,即 便只是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新出炉的传记材料汇 集到一起,也有足够的理 由再出版一本济慈传了。 上一本真正达到标准长度 的济慈传是由艾米·洛厄 尔撰写的,距今已相隔一 个世代(1925年出版) ,尽管自那之后,其他的 著作,包括多萝西·休利 特那本更精简的传记,都 吸纳了更多与济慈相关的 细节。另外,在艾米·洛 厄尔的济慈传出版之后的 这些年里,关于济慈的讨 论和反思常常反映出我们 这一代“专业化人士”令人 遗憾的特点:关注传记细 节的人往往对作家主要作 品的批评不太感兴趣。反 之,有关济慈创作的专门 研究——事实上,几乎所 有大作家作品的研究—— 往往对传记乃至人类成就 的整体演进感到兴味索然 ,它们更关注某部作品的 特定方面(例如创作起源 、反复出现的主题、精神 分析的视角或各种形式的 文体分析)。无论本书作 者如何看重广度和多样性 ,也无法面面俱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