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6.00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介绍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结合新案例展现国际经济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全书除绪论(第一章)外共分五篇。第一篇国际贸易基础,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分析工具(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和特定要素理论(第四章),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五章),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第六章),以及新一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第七章)。第二篇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介绍了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第八章),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措施(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卡特尔(第十章),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经济逻辑与实践特征(第十一章)。第三篇要素国际流动与跨国公司,介绍了资本、劳动力、技术的跨国流动对母国和东道国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第十二章),跨国公司理论和企业国际化方式的选择模型(第十三章)。第四篇汇率决定与国际收支,介绍了外汇与汇率制度(第十四章),汇率决定理论(第十五章),与国际收支相关的基本知识(第十六章),以及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第十七章)。第五篇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介绍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第十九章),以及当代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概念、内容、方式和实践(第二十章)。
  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配套的数字教材(线上学习资源)包含了全文电子教材、重难点讲解视频和大量线上习题,教材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获取这些资源,并且可以借助完备的线上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改革或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数字教材版)(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既可以作为经济学门类各本科专业或相关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用书和在职人员申请经济学硕士学位考试的学习资料,同时还可以作为涉外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理论和政策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冯德连,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二级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新时代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研究》等学术著作5部,著作《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获第十四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二等奖。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负责人,教研成果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
  
  刘国晖,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从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向包容性发展视域下我国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策略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译著《地理与贸易》(Geography and Trade)和《货币稳定方案》(A Program for Monetary Stability)。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际经济学”负责人,教研成果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国际经济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国际经济理论
第四节 本书的内容安排与学习方法

第一篇 国际贸易基础
导言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附录 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从重商主义到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节 李嘉图模型
第四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第五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第二节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第四节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与罗伯津斯基定理
第五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规模经济理论
第二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动态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垄断竞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第七章 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与全球价值链
第一节 新一新贸易理论
第二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

第二篇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导言
第八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最优关税理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四节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附录一 动态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
附录二 最优关税与报复关税的提供曲线分析
第九章 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
第一节 进口关税
第二节 进口配额
第三节 出口补贴
第四节 商品倾销
附录 战略性出口补贴
第十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卡特尔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国际卡特尔
第十一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特征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与对外贸易政策
……
第三篇 要素国际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四篇 汇率决定与国际收支
第五篇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①回望过去几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正是不可遏制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克服苦难,不断前进。2021年以来,世界经济呈复苏分化态势,世界贸易与投资出现反弹。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由2019年的2.8%、2020年的3.1%,反弹至5.9%。在全球贸易方面,世界贸易组织(WTO)于2021年10月预测,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将由2019年的0.1%、2020年的-5.5%,大幅反弹至10.8%,高于3月预测的8.0%,2022年增长4.7%。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于2022年1月估计,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强劲反弹,从2020年的0.93万亿美元增长至1.65万亿美元,增幅达到77.4%,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
  尽管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背景下2021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性增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全球价值链面临挑战。美欧诸国加快出台制造业回迁计划,加速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土布局,跨国公司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全球价值链面临新一轮重构,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短链化趋势凸显。新冠疫苗供应不足,制造业“缺芯”,物流受限,运价高企。二是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世界仍处于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愈演愈烈,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贸易壁垒增多,贸易摩擦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规则更趋碎片化。2021年美国商务部多次把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7月9日宣布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1年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开放、可持续和坚定自信的贸易政策》,对外资审查、出口管制、政府采购、补贴等领域采取更严格限制,5月20日欧洲议会表示已冻结有关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三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挑战。从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看,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美国为维护其世界霸权,极力遏制发展中国家崛起,特别是公开宣称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在科技、贸易、投资等领域对中国搞所谓“极限施压”。2022年1月UNCTAD预测,未来几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难全面恢复。四是不确定性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美国政府为了纾解经济困局大搞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虽然刺激了美国经济复苏,但也给一些国家带来了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2021年12月,面对通胀压力和经济复苏表现,美联储表示量化宽松政策不再必要,美联储的这一表态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并引发了全球股市较大幅度波动。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的背景下,如果最大经济体从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快速转向紧缩性货币政策,势必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冲击,由此产生的经济不确定性将给部分新兴经济体带来通货紧缩、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等压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继续艰苦奋斗,中国2021年经济建设成绩辉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中国以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中国GDP达17.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估计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会达到25%。无论是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时期,中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有力保障。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由2012年的第91位跃升到2019年的第31位。2021年3月22日,中国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成为率先批准RCEP的国家,9月16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11月1日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通过这些举措,中国正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取得进一步发展。据中国海关、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的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3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4万亿元,增长21.5%;截至2021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502亿美元;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人民币(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同比增长14.9%;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
  虽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在逆境中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制约对外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仍然存在,包括社会流通费用居高不下、大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五”期间,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二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三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促进合作共赢。四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机融合。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五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