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7.68

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语

多层次的科技领域女性群像:多元背景的她们对数学充满热情,尼龙连裤袜的发明和IBM的新机器都让她们兴奋!全新视角下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展史和人类太空探索史:以人为中心、叙事性强的历史写作;平衡微观与宏观视角,以她的声音写就我们共同的故事。同样身为女性和科学家,作者娜塔莉亚·霍尔特生动鲜活又不失严谨地还原了诸多历史场景:本书如同一颗封存完好的时间胶囊,使我们浸入半个世纪以来的技术革新、航天事业、美国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之中,得以感受与思考人、科技和社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

阳曦,笔名妲拉,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由撰稿人、自由译者、专栏作者。专注科普及幻想文学翻译,曾在《科幻世界》、《九州幻想》等杂志发表多篇原创作品,《外滩画报》、《环球科学》长期合作译者,已出版译作《赶往火星》、《元素的盛宴》、《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等。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招募了一群年轻女性来完成所有关键的计算工作。她们打破了女性只能从事无关紧要的文秘工作的固有印象。从计算员到程序员,再到科学家与工程师,她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导弹飞上天空,火箭飞越太平洋,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月球任务和行星际探索任务,都离不开她们的计算和程序。    同样身为女性的科学家娜塔莉亚·霍尔特敏锐又细致地为读者刻画了她们拥有女性、母亲和科技工作者多重身份的光辉与挑战。基于大量的访谈、档案和文献,以这些杰出女性的人生故事为主线,《让火箭起飞的女孩》既是一部科技领域女性的生命史,也是一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展史和人类太空探索史。

目录

前言让火箭起飞的女孩  1958年1月  发射日卷一  20世纪40年代  第一章  飞上云端  第二章  西行记卷二  20世纪50年代  第三章  火箭升空  第四章  导弹小姐  第五章  蛰伏  第六章  90天和90分钟  第七章  月光卷三  20世纪60年代  第八章  模拟之王  第九章  行星引力  第十章  最后的太空皇后卷四  20世纪70年代至今  第十一章  男人来自火星  第十二章  看起来像个女孩后记致谢注释出版后记

精彩试读

第一章  飞上云端她先是听到了一阵低沉的闷响。然后是爆炸声。再然后是金属互相刮擦的声音,响得像打雷一样。芭比·坎莱特猛地转过身,正好看到一块汽车大小的金属歪歪扭扭地挂在头顶的大楼边缘,金属块已经变了形,看起来危险极了。在这个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她浑身僵硬地站在原地。而在下一秒钟,突如其来的恐惧充满了她的大脑,芭比惊慌地跑开,鞋跟清脆地敲打着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的红砖小径。周围的学生们都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场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芭比却心知肚明,她认识那块摇摇欲坠的金属。站在安全距离以外,她眼睁睁地看着变形的金属部件如暴雨般砸在人行道上。先是平台,然后是火箭发动机,最后轰然落地的是沉重的单摆。自制的科学设备堆成了小山,在旁观者看来,这些东西无异于垃圾,但芭比却知道它们真正的价值。随着设备残骸一起掉下来的还有一块建筑物碎片,砖头在地面上砸得粉碎。尘埃落定后的校园安静得不可思议。芭比离开现场的时候,周围的学生才刚刚开始窃窃私语。仿佛是被方才的巨响震慑了心神,人们迟疑了好一会儿才敢开口说话。最近芭比经常和丈夫一起共进午餐。她总会在午后逃离打字员的小隔间,穿过大学的校园,呼吸点新鲜的空气,享受南加州的阳光。不过1939年3月的这一天却是个罕见的阴天,对于那群人称“自杀小队”(Suicide squad)的家伙来说,这仿佛预示着他们的实验前途不妙。那群家伙走到哪儿都引人注目,就像马戏团吸引人群,他们总有数不清的新鲜噱头和怪主意。自杀小队由三个年轻男孩组成:弗兰克·马利纳、杰克·帕森斯和埃德·佛曼(Frank Malina,Jack Parsons,Ed Forman)。谁也不会把他们当成正经的科学家,或许是因为这三个人里只有弗兰克是这所大学的学生。他的体格和其他男孩一样健壮,头发却稀疏得像个中年人。别看弗兰克的发际线日渐退缩,他实际只有26岁,和埃德一样大;他和杰克同一天生日,不过后者要小两岁。本着年轻人大无畏的精神,这三个男孩经常凑在一起捣鼓火箭。埃德和杰克从中学开始就是一对密友,他们的母校是帕萨迪纳的华盛顿高中。杰克是三人组里的化学家,他在帕萨迪纳时髦光鲜的“百万富翁巷”长大。虽然杰克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凭着家里的背景,到头来他怎么也能上个大学。然而大萧条改变了杰克的命运,随着家庭的败落,他自己的职业前景也变得渺茫起来。埃德却出身寒微。他的父母是帕萨迪纳的工人阶级,所以他从小就擅长拼装零件。作为小团体的机械师,他总能让最简陋的设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对科幻和火箭的热爱奠定了两个男孩友谊的根基,同样的爱好又让他们和弗兰克走到了一起。对芭比和她的丈夫理查德来说,自杀小队一点也不神秘;他们是这个小家庭的朋友,就这么简单。他们是在加州理工的校园里认识的,自杀小队没事就在这儿捣鼓火箭,虽然他们三个人里有两个根本就不是这里的学生。他们常常在坎莱特家的庭院里围着那张柳条边的玻璃桌聊到半夜,看着月亮在夜空中升起。加州的月亮似乎格外地大,在俄亥俄的家乡,芭比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月亮,不过这或许是因为在俄亥俄温暖的夏夜里,人们总是待在门廊的纱窗后面,好躲开傍晚就开始出现的蚊子。在帕萨迪纳这个宁静的小镇上,坐在后院里的芭比、理查德和自杀小队三人组能够清晰地看到夜空中的星星。大萧条以来,美国的商业急剧萎缩,从1929年起的10年里,全国商业规模萎缩了52%。不过经济衰退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夜空中的光污染变少了,天鹅绒般漆黑的天空为他们憧憬群星的话题提供了最合适不过的背景。朋友们讨论飞机的时候,芭比总是很感兴趣。对于一个爱幻想的19岁少女来说,太空飞行似乎是个触手可及的目标。他们的话题天马行空,从燃料到辅助翼,什么都聊。自杀小队的三个男孩是梦想家,也是麻烦制造者。去年他们打算把一罐二氧化氮搬到化学楼里,结果阀门突然被堵住了,液态的二氧化氮在大楼外面制造出了一道有毒的喷泉。接下来的几周里,草坪上焦黑的斑块让学校的园丁恼怒不已,但芭芭拉每天上班路过那片草坪时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不幸的是,下一次实验就没这么有趣了。三人组试图测试一种罕见的组合——二氧化氮与甲醇的混合物——看它在火箭发动机里表现如何。芭比对此深感不安。得益于高中时优异的化学成绩,她知道二氧化氮有多危险。吸入这种气体可能致命。想把二氧化氮和廉价的醇类混合起来放到火上,那无异于自寻死路。芭比对此大摇其头,自杀小队真是名不虚传。三人组将这种危险的混合物灌进了一台小型火箭发动机。然后他们在发动机上拴了根50英尺1长的绳子,绳子末端系着配重块,类似一个单摆。绳子沿着楼梯井从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天台直通地下室,仿佛一架巨型秋千。只需要测量单摆的振幅,他们就能算出火箭在发射试验中可能达到的高度。但他们的实验并不顺利。第一次测试这套设备的时候,发动机没能成功点火,泄漏的有毒气体浸透了整幢大楼,所有接触到这种气体的金属都生了锈,所有抛光的表面都蒙上了一层雾霾。这幢楼里有个昂贵的新风洞,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洞;试验失败后,风洞闪闪发光的金属表面很快就出现了一层橘褐色斑点,看起来就像得了麻疹。正是这次失败为三人组赢得了“自杀小队”的绰号。P9-12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