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9.84

大国智库:影响新中国进程的风云人物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语

◎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国崛起背后的软实力与硬底气。本书讲述了12位影响新中国进程的风云人物。
◎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还原了他们出入高层参与议政或通过自己的研究影响政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背景与细节,在记录一些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以及决策过程时,也还原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风云人物的人生经历,折射了一个现代化大国崛起的进程。

作者简介

余玮
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共青团中央主管期刊《中华儿女》首席记者,《中华雷锋报》总编辑。
出版有《荣归》《邓小平的后岁月》《本色朱德》《新闻老照片的背后》《魅力雷锋》等。多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及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重点图书或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并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

吴志菲
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出版有《中国高端访问》《中国作家访谈》《中南海大讲堂》《第三只眼看人居》《红色之恋》《红歌纪事》《李菲传奇》《百岁名流》《我们跨过鸭绿江》《笔杆子》《枪杆子》等畅销图书。有作品入选“年度优秀中国传记文学作品”“中直机关青年喜爱的一本书”,并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内容提要

强国必须强智,国家的有效决策与崛起与智库支持息息相关。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不断推进智库在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大国智库》讲述了新中国崛起背后的智库力量与智囊推手。作者专访了在不同领域参与决策或提供智力支持、切实方案的学者或大家,如周南、李君如、吴良镛、李殿仁、柳斌杰、林毅夫、胡鞍钢、叶其蓁、魏纪中、周洪宇、王利明、周叶中,还原了他们出入高层参与议政或通过自己的研究影响政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背景与细节,突出他们为国家治理提供新思维的努力,在记录一些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以及决策过程时,也还原了他们的职场生涯与学术之外的人生。

目录

周南 港澳回归那唇枪舌剑的背后
亲历唇枪舌剑的中英谈判
“小兵”深情忆“幕后总指挥”
“一国两制”的先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澳门问题谈判“渐入佳境”中的波折
“诗人外交家”的名字直接取自《诗经》

李君如 学思相兼的本色学者
梳理“全面小康”的思想脉络与成功经验
凭借勤奋和智慧在理论界纵横捭阖
细述思想给新时期的理论难题提供新思路之原委
析疑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条分缕析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疫情防控的大考

吴良镛 先人居之忧而忧
匠心妙手让古都添新韵
“人民建筑师”缘起一个城市的危垣残壁
“人居之父”致力中国城乡建设
读万卷书谋万家居

李殿仁 且思且行皆智慧
甘当精神产品的“推销员”
“立冬”的锤炼与春天般的呵护
兵法经典里的领导智慧
本色将军被尊重与淡泊处世的背后

柳斌杰 爱“吃螃蟹”的新闻出版改革擎旗手
中国被推到世界新闻的前台
特别的履历诠释权力和智慧的哲学关系
奠定“黄埔一期”高才生职业生涯的理论底蕴
走出机关“吃螃蟹”的岁月
打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攻坚战
破解“读书难”与网络侵权难题

林毅夫 探索中国经济谜底
台湾明星军官特有的北大情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关门弟子为强国富民献心智
在“比较优势”中把握中国经济的社会脉搏
新结构经济学的提出

胡鞍钢 穿梭在决策高层与社会基层之间
14 亿中国人民是自己的靠山
研究发展的可持续性却忘了自己的可持续性
需要就是理由,就是发展空间
“鞍钢”是这样炼成的
目光从未离开普通民众

叶奇蓁 核能智囊的能耐与能量
与核电的不解之缘
见证中国“核电发展的春天”
发展内陆核电正当其时

魏纪中 奥运梦圆中国的幕后推手
在“打架”后回归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难忘与国家领导人的几次接触
北京申奥台前幕后的酸甜苦辣
看重“非可行性报告”的“中国体育产业人”
没有业余时间的国际排联主席

周洪宇 履职见证新时代
法律“门外汉”推动建立宣誓制度
执着呼吁义务教育改革,获雅号“周免费”
一字一符的改动情牵教育改革攻坚
“组合拳”保民生稳经济促教育
完善政府采购储备和区域储备机制

王利明 跋涉在为“民”鼓与呼的路上
亲历物权法的艰难诞生
讲坛上向决策者献言立法
助推中国民法典的问世
被一个“小薄本”带入民法的殿堂
不同的角色同一个梦想

周叶中 法治建设道路上的“跑者”
红色讲坛上为中央领导讲宪法
为中央开风气之先叫好
普法“播种机”的千余场讲座打动大江南北
一位学者“三级跳”的奥秘所在
为了没有遗憾而付出的背后

精彩试读

条分缕析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疫情防控的大考

“贴着中国社会的现实,展开理论思维的翅膀”是李君如做学问的基本原则。“这句话代表了我研究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始终研究当下现实问题,用理论思维去分析问题,把握问题背后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党的历史上,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在大会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
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党就是通过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科学制定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和路线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根据1956 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后来我们党经过深入研究,将这个重大的理论表述提炼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李君如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义非常重大,这不仅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而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只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才能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此,李君如这样理解:两个“没有变”,是因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只要这个任务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没有结束,我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就不会改变。所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或者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分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的时候是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后是初级阶段,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奔小康”是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还是初级阶段。进入21 世纪后,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于是,中国是不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党的十七大在肯定“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同时,提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党的十九大深入分析今天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 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利于更好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有利于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2020 年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威胁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李君如认为, 大疫带来大考,大考推动大变局。“这次大考,考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威力,考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也让我们对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大考,显然已超出狭义的“医疗卫生”范畴,而是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大考。李君如说,面对疫情,我国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同国际社会合作。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实践证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这次疫情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在遭遇重大风险挑战的时候,14 亿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展现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强大威力、强大治理效能直接、生动的体现。”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