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5.00

五运六气论析 苏颖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已售1件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整体观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的重点及难点。本书是作者苏颖继《五运六气探微》之后的学习心得及研究所得,是对五运六气理论的再次梳理。

  内容简介

  本书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为核心,对运气的主要理论作了深入地阐述,是一部弘扬中医传统尖端理论的珍贵文献,学术价值甚高。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五运六气思想再解读;

  第二章为五运六气理论再研究;第三章为五运六气与温疫再解析;第四章为五运六气与古代医家医学思想再探析;第五章为五运六气与明清时期温疫防治再挖掘;第六章为基于五运六气的地域气候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本书适用于中医理论工作者,中医院校研究生,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从事《黄帝内经》教学、科研及临床运用研究近30年。精品课程《内经选读》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五运六气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 五运六气思想再解读

  一、五运六气认识方法特点 / 001

  1. 阴阳五行贯穿始终 / 001

  2. 多系统整体恒动 / 002

  3. 时间空间紧密相联 / 002

  4. 气象因素的多元性 / 003

  5. 常与变的相对性 / 003

  6. 气象变化与五星相关 / 004

  7. 人体生命与气象相关 / 004

  二、五运六气理论与古代天文学 / 004

  1. 天文历法源于实际观测 / 005

  2. 天体结构择古之最佳 / 005

  3. 运用古代天文成果 / 006

  4. 重视天度气数 / 006

  5. 创五运六气历法 / 007

  三、五运六气理论与医学气象学 / 008

  1. 气交乃古气象学理念 / 008

  2. 气象变化以六气为纲 / 009

  3. 人体生命与气象变化相通应 / 009

  4. 气象变化异常则致病 / 010

  5. 四时地域气象用药有别 / 011

  四、五运六气理论与医学物候学 / 012

  1. 物候规律源于观察 / 012

  2. 物候观察基于整体恒动 / 013

  3. 运气不同,物候各异 / 013

  4. 物象与星象相关 / 014

  5. 岁运物候与病候 / 015

  6. 六气物候与病候 / 018

  7. 六气司天与五虫化育 / 019

  第二章 五运六气理论再研究

  一、客运太少相生 / 021

  1. 客运有太少 / 021

  2. 岁运太少定客运初运 / 021

  3. 客运羽角太少相同 / 022

  二、运气相合 / 024

  1. 运气同化 / 024

  2. 运气异化 / 028

  3. 平气 / 028

  三、万物象变,气化使然 / 029

  1. 太虚元气化育万物 / 029

  2. 气化具有运气规律 / 030

  3. 自然之气化影响人体之气化 / 032

  4. 气化理论运用与发展 / 034

  四、运气组方原则 / 035

  1. 岁运太过不及的组方 / 035

  2. 六气司天在泉胜复的组方 / 037

  3. 三因制宜,适事为故 / 038

  4. 药食五味调节五脏偏颇 / 039

  五、六气与大司天 / 040

  1. 大司天的含义 / 040

  2. 大司天之寓意源于《黄帝内经》 / 041

  3. 后世之阐发 / 041

  4. 陆懋修明确提出大司天 / 042

  5. 大司天的医学意义 / 042

  6. 大司天的气象学印证 / 043

  7. 大司天现代研究探讨 / 045

  六、五运六气与雾霾 / 046

  1. 雾霾与岁运太过不及有关 / 046

  2. 雾霾与司天在泉有关 / 047

  3. 长春市雾霾与五运的气象学印证 / 048

  4. 长春市雾霾与六气的气象学印证 / 050

  七、五运六气与五脏病亡节律 / 055

  1. 五脏节律与岁运 / 055

  2. 五脏节律与主运客运 / 057

  3. 五脏节律与六气 / 057

  4. 五脏病死亡节律 / 058

  第三章 五运六气与温疫再解析

  一、升降不前,遇会胜抑,当年化疫 / 061

  1. 升之不前,遇会胜抑,当年化疫 / 062

  2. 降之不下,遇会胜抑,当年化疫 / 064

  二、刚柔失守,迭支迭位,后三年化疫 / 065

  1. 甲子阳年,岁土被抑,后三年化土疫 / 065

  2. 丙寅阳年,岁水被抑,后三年化水疫 / 066

  3. 庚辰阳年,岁金被抑,后三年化金疫 / 066

  4. 壬午阳年,岁木被抑,后三年化木疫 / 067

  5. 戊申阳年,岁火被抑,后三年化火疫 / 067

  三、客气与疠、温、黄疸、疟 / 068

  1. 客气少阳相火所在之时段与疠、温 / 068

  2. 客气少阴君火所在之时段与疠、温 / 073

  3. 太阴湿土所在之时段与黄疸、脓疮 / 076

  4. 太阳寒水所在之时段与死不治、疟 / 079

  四、疫疠发生与异常气候 / 081

  1. 气候异常易发温疫 / 081

  2. 生态环境恶劣加重气候异常 / 082

  3. 三年化疫当重视 / 083

  4. 不及之岁异常气候始发方位与瘟疫 / 084

  五、三虚与疫疠 / 090

  1. 五脏虚,遇司天失守,感而三虚,疫邪干犯,令人暴亡 / 090

  2. 人气不足,天气如虚,神明失守,因而三虚,疫邪干犯,令人卒亡 / 091

  六、五运六气变化与疫疠及其预防诸法 / 092

  1. 五运六气气候变化与疫疠 / 092

  2. 固护正气是基础 / 093

  3. 避其毒气是关键 / 094

  4. 运气针法可防疫疠 / 095

  5. 吐汗两法以防疫疠 / 097

  6. 小金丹方可避疫疠 / 097

  七、瘟疫漫谈 / 098

  第四章 五运六气与古代医家医学思想再探析

  一、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疫理钩玄 / 102

  1. 太阴及君相二火司天,易发大疫 / 103

  2. 土运之岁易发黄疸、霍乱 / 103

  3. 太阴在泉,又逢岁木,易发瘟疫、黄疸 / 104

  4. 运天合德,民易病疟 / 104

  5. 特殊星象物象预示大疫 / 104

  6. 治疫忌温补 / 105

  二、王冰《元和纪用经》五运六气医学思想 / 106

  1. 胃主与荣卫助气机升降 / 107

  2. 抑胜扶虚的气味组方原则 / 107

  3. 服饵九法应运气之机 / 108

  第四章 五运六气与古代医家医学思想再探析

  4. 八十一方药少量大 / 109

  三、刘温舒与《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110

  1. 基前人传承运气之学 / 110

  2. 用图表阐释运气之律 / 111

  3. 以周天解释日月之行 / 112

  4. 以方位解正化对化之理 / 112

  5. 用干支释古之纳音之法 / 113

  6. 岁运的五运皆生于正月建干之子 / 114

  7. 甲己土运为南政 / 114

  四、陈无择五运六气方药解 / 115

  1. 岁运太过之岁五方解 / 115

  2. 岁运不及之岁五方解 / 119

  3. 六气六方解 / 122

  五、张元素《医学启源》五运六气医学思想 / 128

  1. 创立天地六位藏象说 / 128

  2. 提出四因之病三感治法 / 129

  3. 详释五运六气病机 / 130

  4. 重视生克制化的六十三方 / 131

  5. 据气味升降定用药法度 / 132

  六、王肯堂《医学穷源集》五运六气医学思想 / 133

  1. 太虚元气为万物生化之源 / 133

  2. 以易理卦象释运气变化 / 133

  3. 承古启新创四诊脉法 / 134

  4. 以运气为纲分析医案 / 135

  5. 据岁运胜复组方用药 / 135

  七、汪机《运气易览》五运六气医学思想 / 136

  1. 重视三因制宜 / 137

  2. 运气交接时日为大寒 / 137

  3. 甲己土运为南政 / 138

  4. 创立六气主病方剂 / 138

  5. 创制运气歌诀图表 / 139

  八、张介宾之象数理与运气本源 / 140

  1. 以河图洛书研究生命之源 / 140

  2. 用太极图说究万物生化 / 141

  3. 以亢害承制解病机胜复 / 142

  4. 以天文历法释运气疑难 / 143

  5. 气候物候紧密相关 / 144

  6. 五虫胎孕不育与运气有关 / 145

  7. 制图以解运气之要 / 145

  九、马印麟《瘟疫发源》五运六气医学思想 / 145

  1. 阴阳五行乃运气之源 / 145

  2. 瘟疫乃运气变化所致 / 147

  3. 天时民病有五行生克规律 / 147

  4. 五瘟丹乃五郁致疫基础方 / 148

  一、温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 / 150

  1. 创六气主病方剂治时病 / 150

  第五章 五运六气与明清时期温疫防治再挖掘

  2. 外感内伤辨治据运气 / 151

  3. 温疫与六气关系密切 / 151

  4. 一方皆病乃运气变化所致 / 152

  5. 疫与气运所致伏邪有关 / 152

  6. 据运气选方治疫 / 153

  7. 疫之防治当参通运气 / 153

  8. 霍乱与六气所主时令相关 / 154

  9. 时病必按四时运气分治 / 154

  二、温疫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相关 / 154

  1. 本气充满,邪不易入 / 155

  2. 冬不藏精,伏气春温 / 155

  3. 元气不足易发暑病 / 155

  4. 时疫养正以祛邪 / 156

  5. 温疫大汗则伤正 / 156

  6. 疫入三焦宜调气机护正气 / 156

  7. 春温乃冬不藏精,邪直入肾 / 156

  8. 不护正气,疫难以愈 / 157

  9. 疫疹乃胃虚感疠气 / 157

  10. 调节饮食起居防瘟疫 / 157

  11. 霍乱邪退以米汤扶正气 / 158

  12. 守神以防疫,调食以护胃 / 158

  三、知运气 急祛疫 / 158

  1. 早拔去病根为要 / 158

  2. 早辨早治 / 159

  3. 急以逐秽为第一要义 / 159

  4. 痧疹贵乎早治 / 160

  5. 单刀直入批隙导窾 / 160

  6. 用药必须过峻数倍于前人 / 160

  7. 疫痧属火,首当清热解毒 / 161

  8. 祛邪至尽 / 161

  四、依运气 施方药 / 162

  1. 吴又可创达原饮 / 162

  2. 张凤逵善用五苓散 / 163

  3. 萧霆用诸解毒汤 / 163

  4. 杨栗山创升降散 / 163

  前言/序言

  人体生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气候是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最主要的自然环境因素。《黄帝内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气象学思想,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自然生物之一,人体生命受到以气候为主的自然规律的恩惠和制约,因此,只有掌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并适应气候变化规律,才能保障人体生命健康。

  《黄帝内经》基于自然气候的五运六气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多因的、立体的、网络式的大系统,将气象与天文、历法、物候、生物、人体生命及疾病等紧密联系到一起,运用五六相合的协调周期构建了五运六气医学气象历法体系,把动态的人体生命放到大自然背景下,研究气候规律与人体生命健康及疾病规律的关系,进而确立防治规律。

  五运六气理论体系采用干支格局推演六十甲子岁中的气运变化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天地运动的周期规律性。据《史记·历书·历术甲子》所载:“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正北,十二。无大余,无小余。”可知,干支纪年始于汉太初历,即公元前104 年。干支纪年基于“斗建”及二十八宿的视运动周期,源于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授时纪历,故从古六历即黄帝、颛顼、夏、殷、周、鲁时期的六种历法到清代时宪历,皆用干支纪年法。在古代历法中,干支不仅为记录地球绕日运转的时间和空间的周天刻度度数的标记,它还包含着自然万物由发生至少壮、由少壮至繁盛、由繁盛至衰老、由衰老至死亡、由死亡又更始的生命周期规律,《汉书·律历志》《史记·律书》对此均有阐释。五运六气理论体系,以古天文历法为基础,基于“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的天之阴阳动而不息六期而环会、地之阴阳静而守位五岁而右迁的规律,构建了五运六气医学历法体系,以天干化五运确定大运即岁运,以十二地支化气定司天在泉,进而以司天大运定客运初运,以司天定三之气,指出了六十年甲子周期的岁运、主气六步,以及客运五步与客气六步的六十年气运周期规律,自然万物及人体生命活动均在六十气运周期之内并与之同步。

  五运六气理论是集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医学等为一体的人体生命健康及疾病与自然紧密关联的整体医学气象历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将五运六气理论体系的天文学背景概称“天道”“太虚”“气位”,五运六气理论体系的天文气象基础是“奉天道”“本气位”,虽然五运六气理论整体框架的天文学背景的表述甚少,或所表之处艰深难明,但是,其对于六十甲子周期的运气太过不及规律、气候物候规律、包括疫疠在内的发病规律、四气五味组方用药规律、针刺防治规律均有详明阐述,便于后世掌握和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及其结构系统充分揭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规律性,以及人体生命“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医学道理,因此,研究这一规律,对于顺应五运六气节律防治包括疫疠在内的各种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着五运六气理论体系的整体医学思想,谨遵三因制宜的原则,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将近年对五运六气理论、地域气候疾病开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流行病调查研究,集为《五运六气论析》,也是《五运六气探微》(苏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出版)的后续研究,以期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及交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能力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望同仁海涵并提出宝贵意见。

  衷心感谢恩师许永贵教授的培养和指导。衷心感谢恩师崔仲平教授不吝为拙作赐序。衷心感谢长春中医药大学及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对五运六气研究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环境监测站、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前郭、四平、延边、白山等地方卫生局、疾控中心及医院的热情帮助。衷心感谢研究生们的全力配合及辛苦工作。衷心感谢长春中医药大学李磊、王利锋、徐方易三位老师对本书稿的校对和整理所做的大量工作。

  苏颖

  2022 年3 月2 日长春中医药大学杏林苑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