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65.00

《译文学(翻译研究新范型)(精)》(王向远)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提要

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文化翻译”及“译介 学”模式在我国长期流行,总体上一直徘徊于翻译的 “外部研究”而难以走进译文内部,除了“信达雅” “创造性叛逆”外,在“译文”批评中没有形成一套 概念范畴,更没有形成理论模式或研究范型,要么是 挑错式的批评,要么是笼统的印象批评,在多样性、 丰富性、深刻性上,尚不能与一般的文学批评、文学 研究相比。 鉴于此,王向远著的《译文学(翻译研究新范型)( 精)》提出并论证了“译文学”的概念。作为学科概念 ,“译文学”是“译文之学”,指研究“译文”的学 问,并与“译介学”相对而言;作为文学类型概念, “译文学”是“翻泽文学”的缩略,并与“外国文学 ”“本土文学”相对而言。 本书从“翻”与“译”这对基础概念的发现与辨 析人手,对中国传统译学关于“译文”的理论做了深 入的挖掘与阐释,又充分借鉴了中外翻译学、比较文 学及译介学的理论与观点,运用概念考论、语义辨析 、体系建构的方法,创制了关于“译文学”的一整套 概念作为学科范畴,提供了译文观照、译文研读、译 文评价的一系列角度与方法。其中,在“译文学本体 论”层面上,提出并界定了“译”与“翻”、“可翻 不可翻·可译不可译”、“适译·释译·创译”三组 概念,以此作为译文生成的概念;又提出并界定了“ 归化·洋化·融化”、“正译·误译·缺陷翻译”、 “创造性叛逆·破坏性叛逆”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 文评价与译文研究的概念,而这两组概念又都指向“ 翻译度”这个核心概念。进而又在“译文学关联论” 的层面上,阐述了“译文学”与一般翻译学、译文学 与译介学、译文学与外国文学、译文学与比较文学、 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阐述了 “译文学”的学科定位、学科属性及独特的学术功能 。最终在“译文学本体论”与“译文学关联论”两个 层面上,完成了“译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形成了 翻译研究的新范型。 本书融合了语言学、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化 理论、美学等多种视域,展示了广阔的理论视野与研 究前景,具有切实的实践操作功能。因此它既可以有 效地作用于翻译研究特别是译文的评论与研究,同时 ,作为一种纯理论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思辨价值 与思想价值。

目录

前言 为什么提倡“译文学”
一、翻译研究中存在着三个问题
二、什么是“译文学”?
三、译文学模式对译本自性的强调
上编“译文学”本体论
**章 “译文学”的概念与体系
一、译文学关于译文生成的概念
二、译文学关于译文评价与译文研究的概念
三、译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译文学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第二章 中国古代“翻”“译”之辨与译文学的元概念
一、“传”“译”与“传译”
二、“翻”“译”之辨与“翻译”概念的提出
三、“翻·不翻·不可翻”及“翻译度”
第三章 “翻”的介入与“可译·不可译”之争的终结
一、“不可译”论者的“不可译”论
二、“可译·不可译”论者没有“翻”的概念自觉
三、所谓“半可译”与“可译·不可译”的调和
第四章 翻译方法的概念——迻译·释译·创译
一、“直译·意译”方法论概念的缺陷
二、作为平移式翻译的“迻译”
三、作为解释性翻译的“释译”
四、作为创造性翻译的“创译”
第五章 译文质量评价的概念——正译·误译·缺陷翻译
一、“信达雅”的译文质量批评只是印象性批评
二、正译·误译
三、介于正译与误译之间的“缺陷翻译”
第六章 译文文化学评价的概念——归化·洋化·融化
一、“归化”的语源及对“异化”一词的质疑
二、从“归化·洋化”的对立走向调和
三、在“归化·洋化”的矛盾运动中走向“融化”
第七章 译者主体性评价的概念——创造性叛逆·破
坏性叛逆
一、“叛逆派”的起源及其与“忠实派”的争点
二、“叛逆派”立论中的问题
三、“创造性叛逆”还是“破坏性叛逆”?
第八章
从译文学看“创造性叛逆”的原意、语境与
适用性
一、“创造性叛逆”论的原意及对它的误解
二、译介学对“创造性叛逆”论的挪用、转换及其
问题
三、“创造性叛逆”的适用性及其反思
第九章
从《古今和歌集》译案的选择看“翻译度”
一、“歌体”的翻译度与五七调三句译案的确立
二、“歌意”的翻译度与三种译案的比照分析
三、翻译度决定了翻译的优劣成败
第十章
从张我军译夏目漱石《文学论》看“翻译度”
与译文老化
一、张译《文学论》的翻译度问题
二、张译《文学论》中的缺陷翻译、误译、漏译
三、张译《文学论》与译文老化问题
下编“译文学”关联论
第十一章
译文学与一般翻译学
一、“翻译学”与“翻译理论”
二、“翻译学”与“翻译研究”
三、“翻译学”与“译文学”
第十二章
译介学与译文学
一、“译介学”是中国人创制的独特的比较
文学概念
二、以“译介学”名义将翻译纳入比较文学
名正言顺
三、“译介学”的可能与不能
第十三章
译文学与比较文学
一、究竟有没有“比较的文学”这种“文学”?
二、要克服比较文学的“比较文化化”就必须
提倡译文学
三、**文学关系史资源递减,译文学的资源
无穷无尽
第十四章
译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
一、原文与译文两种文本的混同
二、“评论”与“研究”两种模式的混同
三、两种混同形成的原因、弊病及其矫正
第十五章
译文学与中国翻译文学史
一、译文不在场的“翻译文学史”实为“文学
翻译史”
二、译介学立场上的“翻译文学史”实为“翻译
文化史”
三、译文在场,方能写成真正的“翻译文学史”
附录:“不易”并非“不容易”
——对释道安“三不易”的误释及其辨正
一、所谓“五失本、三不易”
二、“五失本、三不易”的形成轨迹
三、对“五失本、三不易”的误释、误解及其辨正
本书各章初出一览表
王向远论文目录一览(1990—2017)
后记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