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9.36

《勤业重群冠中西--严复与严氏家风》(孙欣)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语

由孙欣所著的《勤业重群冠中西--严复与严氏家风》讲述了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 ,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

内容提要

由孙欣所著的《勤业重群冠中西--严复与严氏家 风》作为“名人家风”丛书的一种,详细梳理了近代 人物严复治家的理念以及整个严氏家族的家规、 家训、家风,从另外一个侧面让人了解到严氏家族严 谨、有序的家风,对 的家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道 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引言
章 勤学敬业,学贯中西
节 自强不息:寒门弟子的漫漫求学之路
第二节 先中后西:严家子女遵循的成长之路
第三节 勤勉好学,严谨治学
第四节 放手,另一种深沉的爱
第五节 为学须有优游自得之趣
第六节 读万巷书,行万里路
第七节 勇敢追梦吧,少年
第八节 细节 决定成败
第九节 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二章 乐生宽和,敦亲睦族
节 乐生为要,健康
第二节 二妻一妾,忘年红颜
第三节 中西交锋,婚约流产
第四节 兄友弟恭,缺一不可
第五节 提携族辈,互助繁荣
第六节 持守中道,宽待他人
第七节 做人分量,不易圆满
第八节 谨言慎行,低调做人
第三章 爱国奉公,己轻群重
节 仁心仁术,济世穷家
——舍己为人的严振先
第二节 要留清白在人间
——宁死不做汉奸的严璩
第三节 侠肝义胆真性情
——刺杀袁世凯的严伯?
第四节 一门忠烈卫海防
——严氏家族与 的不解之缘
第五节 志虑忠纯,坦率直肠
——孤守故土的严琥
第六节 背井离乡,情牵
——孤胆悲情的严侨
第七节 顽劣犹可,暴庆必除
——令一家人头痛的小弟严玷
结语
参考文献

精彩试读

于是,12岁的少年便在严家的殷切希望下来到了 唐山。与 送新生入学的父母一样,严复亦不免在 做人、求学、金钱用度等诸多方面反复叮咛。“一定 要勤勉向学,用功读书呀”“既然学校每月有补贴, 那你就不必十分节俭,有需要向你望哥开口呀”,而 其中 不能免俗的一句则是“世故人情,皆为学问” ,很类似 家长常叨叨的一句话:“一定要和老师 、同学搞好关系。”何谓“世故人情”?现在的一些 年轻人常常不以为意,甚至还觉得人情往来有些虚伪 。其实,在学校这个小天地中,能够做到和静师友, 谨言慎行,不妄议他人,不仅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 涵养。
严墙为人笃实勤俭,从不骄傲自满,在家塾受业 时,便常常被金子善先生赞扬,因此,在为人处世方 面未曾让严复操心。但是他毕竟年幼,时时想家。严 堵入学大概半年以后,严复欲离京南下,回福州定居 。这引起了儿子强烈的不安。
父在北京,我在唐山,两地颇近,来往方便。倘 若父亲去了福州,还能回北京吗?那岂不是不能时时 见到父亲了吗?听闻父亲离京的打算,严墙惴惴不安 ,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终于忍不住去信,试图打消 严复南下的念头。
为了安抚儿子焦躁不安的情绪,严复当即回信, 详详细细地解释了南下的三重原因。“一来,你大哥 看中的京宅价格昂贵,而咱家财力有限,回乡置业能 节省一些费用。二来,为父老了,总想落叶归根,福 州始终是我们的根。三来,因肺病旧疾,我的身体始 终畏惧北方寒冷,回南方可好好调养。之所以之前一 直犹豫不定,就是因为如此则和你们聚少离多。”在 过去的中国,父亲乃一家之主,他的决定是 不容置 疑的。但是,严复这位慈父却乐于也善于与儿女沟通 ,其言辞之恳切, 读之亦不禁为之动容。
1920年,严复回福州避冬,父子俩相隔南北,相 见不易。而此时,严复的病也越发重了。没过多久, 一直挂心父亲病体的严珞来信,央求父亲把他转到离 家近一点的学校,如此可以时常回家探望双亲。他甚 至还列举了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种种弊端,以达到转 学的目的。
严复心知儿子孝顺,也十分思念远在异地的幼子 。但是,他 希望孩子在孤独中学会独立,学有所成 ,因而没有答应儿子转学的要求,而是给他举了一个 福建老乡欧阳詹的例子。
欧阳詹,是唐朝贞元年间(785—804年)一个才华 横溢的福建人,也是福建历 个考上进士的南 安才子。福建当地文士安土重迁,欧阳詹本来亦无心 科举,希望留在福建当地读书,侍奉双亲。然而,欧 阳詹的父母一直希望儿子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严命他 进京读书,参加科举。在父母亲友的鼓励下,欧阳詹 终于步上了西上长安之路,希望有朝一日衣锦还乡, 以完成父母的心愿。经过六年漫长的学习和等待,欧 阳詹终于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第二名。大名鼎鼎的韩 愈与他同榜,名次还落后他一名。但是,欧阳詹回家 省亲时才发现,疼爱他的母亲早已与世长辞,母子俩 从此阴阳相隔。但欧阳詹知道,对于父母而言,儿子 在身边,虽然没有离别之苦,但是心里却并不快乐; 儿子在京师,虽然难得相见,但心里却为他感到骄傲 。严复希望儿子向欧阳詹学习,也成为一个“以志养 孝”之人。
知道儿子挂念自己的病,严复虽然病重,但是并 不讳“死”这个字眼,反而与儿子调侃道:“我的病 虽然加剧了,但是未必马上就死。”他一边让儿子放 心,一边以半责怪的口气说:“况且就算你在跟前, 于我的病又能有什么帮助呢?何况我还要到西山、牯 岭几处休养,难道你不用学习,每次都跟我去吗?” 为了让儿子在唐山安心学习,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男 人,严复严肃地告诉他:“唐山工校是不是好学校我 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的学问太浅,要学的地方还多着 呢。无论什么学校,都有可学之处,等你毕业了再去 评论学校优劣吧。” 人的成长往往在一瞬间。或许是欧阳詹的例子让 这个小伙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又或许是父亲的 当头棒喝使他看清了自己的幼稚,明白了要像个真正 的男人般坚强、独立,明白了学有所成才能够肩负得 起父母的希望。他不再彷徨失措,不再患得患失,不 再自怨自艾,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学业中。
大概半年以后,这个早先还娇气恋家的小男孩,已经 蜕变为心智成熟的男人,主动要求暑假去西湖游玩, 着实令严复欣喜。
P30-32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