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24.94

《季羡林(大师的智慧)》(蒋晔)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语

季羡林是****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本书讲述了季羡林大师的故事。

内容提要

一百年来,从南方到北国,从大陆到海外,东西 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涌现了成百上千的 名家大师,他们以各自的智慧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 强盛,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他们的人 生,汲取他们的智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本丛书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大师 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 本书讲述了季羡林大师的故事。

目录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季羡林小传
季羡林的故事
生活与事业的失衡——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给我的启发

精彩试读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在北京,两次拜访季先生,一次是聚会晚宴,一次是 为他祝寿。在祝寿的那次活动中,我应大学同学李林之邀 ,又受河南钧瓷界朋友苗峰伟之托,将一件**漂亮的钧 瓷花瓶赠送给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当时发言的主题是:河 南的钧瓷是中国的国宝,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同样是中国 的国宝。
**,国宝过生日,我受朋友之托将国宝赠送给国宝 。当我亲手将钧瓷交给季先生时,他老人家对如此精美的 钧瓷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神态,全部被摄影家曹文瀚先生抓 拍了下来。席间,我问季老:“您这一生,和北大、清华 密不可分。您是清华的学生,北大的教授,您对这两所高 校的风格如何评价?”90岁的季先生**智慧、又**形象 地告诉我: “我看,清华像杜甫,北大像李白。” 我在“**”中曾经准备** 谈起北京大学,季羡林说,他是1946年35岁那一年, 从德国留学10年之后,归来受聘为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 任,从那时开始计算到**,已在这所学校任教近60年, 半个多世纪的沧桑沉浮,*让他难以忘记的是“文化大革 命”时期的北大。北大曾经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源 地,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中,派别之间的斗争很严重 。1966年5月份,**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在北大贴出来 之后,来北大朝拜的人,像潮水般涌进燕园。来的人每天 有七八万人、甚至几十万。除了人以外,墙上、地上、树 上,布满了大小字报。
北大的走资派脖子上被挂上了大木牌,上面写着这个 走资派的名字。这个天才的发明就出自北大小将们之手, 当时的北大领导着全国“文化大革命”的新潮流。脖子上 挂木牌这一个新生事物一经出现,立即传遍了全国,而且 在某一些地方还有了新的发展。挂木牌的钢丝愈来愈细, 木牌的面积则愈来愈大,分量愈来愈重。如果是在屋中, 则走资派站在讲台上,低头挂牌。如果是在屋外, “革 命”群众坐在椅子上,走资派则站在墙头上、石头上,以 便示众。批斗时首先是念***语录,然后大喊一声:“ 把某某走资派押上来!”于是走资派就被两个或多个戴红袖 章的青年学生把手臂扭到背后,按住脑袋,押上了审判台 。此时群众口号震天,还连呼“什么万岁”,主要发言人 走上前去发言进行批斗。发言历数被批斗者的罪状,几乎 是***的造谣诬蔑,*后一定要上纲上到惊人的高度 :**,反社会主义,反伟大**。革命群众手中的帽子 一大摞,愿意给“犯人”戴什么,就戴什么,还要问“犯 人”承认不承认,稍一迟疑,立即拳打脚踢,必至“犯人 ”鼻青脸肿而已。
有一次批斗大会,每一个走资派被押上高台,台下喊 上一阵口号,然后被人一脚踹下台去。走资派被摔得晕头 转向,从地上泥土中爬起来,一瘸一拐,逃回家去。连六 七十岁的老教授和躺在床上的病人,只要被戴上走资派的 帽子,也毫无例外地被拖去批斗。他们无法走路,就用抬 筐抬去,躺在“斗鬼”台上,挨上一顿臭骂,临了也被一 脚踹下高台,再用抬筐抬回家去。那个时候,整个北大校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