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选 件
- 已售件
-
服务
- √7天无理由退货(拆封后不支持)
- √假一赔三
- √消费者保障服务
商品详情
-
ISBN编号
9787218110837
-
作者
编者:杨之光//杨红//赵旭虹//严秋怡|总主编:慎海雄
-
出版社名称
广东人民
-
出版时间
2016-10-01
-
开本
16开
- 纸张
-
包装
精装
-
是否是套装
否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语
杨之光、杨红、赵旭虹、严秋怡编著,慎海雄主编的《杨之光(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讲述了杨之光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长起来的 代新人物画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与时代同行,反映现实生活,是他几十年艺术创作的主线,也是他一生恪守的原则。同时,他在没骨人物画艺术的探索上,透露出借鉴古今、融合中西、再 、再综合创新的自觉意识。作为一个热爱时代、具有个性风格和独特造诣的人物画艺术家,其艺术成就让艺坛瞩目。 他的一生,既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艰苦历程,是中国画人物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也是新中国艺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精神,将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以人为本,坚持锐意创新与德艺双馨,并 加自觉、 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 文化 社会进步、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
内容提要
杨之光、杨红、赵旭虹、严秋怡编著,慎海雄主 编的《杨之光(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部分“ 名家小传”结合《杨之光自传》整理而成;第二部分 “从艺访谈”整合各时期对杨之光的访谈记录;第三 部分“代表作精选”收录其画作、书法、美术评论文 章等等。该书展现了杨之光的 艺术成就和桃李满 天下的杰出教育硕果,展现了岭南文化名家的地位, 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繁荣。
目录
篇 杨之光传略
生于乱世
求学路漫漫,恩师谆谆教导
与时代同行的主题性创作
不懈探索,屡屡创新
教育耕耘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为艺术事业奉献,泽被后世
晚年的磨难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
第二篇 众说杨之光
彩墨之光把现实照亮
从杨之光的成名作看现实主义的类型学(冯原)
传统综合创新——人物画艺术家杨之光(孙关兰)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简论(梁江)
一个时代的审美——杨之光艺术的典型特征(卢缓)
论杨之光(李伟铭)
《中国美术馆藏杨之光捐赠作品集》前言(范迪安)
从杨之光看中国文化的学习精神(皮道坚)
创造人物画表现新程式——略论杨之光先生的艺术探索(鲁虹)
杨之光:水墨革命与革命水墨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情意纠结(杨小彦)
杨之光和他的人物画(邵大箴)
杨之光和新人物画(郎绍君)
永远的攀登者(冀少峰)
直面现实与水墨变革——杨之光的意义(殷双喜)
观念——匹配与图式——修正——从《一辈子 回》看杨之光的艺术创作特征(邹跃进)
第三篇 杨之光作品
I 画作
若干重大主题创作
人物肖像
舞蹈、女人体
花卉、动物、风景、书法
II 文萃
平生 忌食残羹
《浴日图》创作心得
《 在农讲所》创作心得
《矿山新兵》创作心得
《雪夜送饭》创作心得
《激扬文字》《不灭的明灯》创作心得
《九八英雄颂》创作心得
关于《一辈子 回》的创作经过
《花鸟、动物、山水、书法作品选》前言
画像悟道记
金花朵朵今何在,遍及苍山洱海边——从画“金花”谈写诗
史画创作札记
谈中国画“四写”教学——摹写、写生、速写、默写在中国画系人物科教学中的意义
谈中国画人物画的问题——在南京、上海的学术讲座
学一点西洋素描有好处
少年强,则 强
诗选
画语录
附录 杨之光艺术年表简编(1930-2016)
精彩试读
求学路漫漫,恩师谆谆教导
从小开始,追逐美神
早在两三岁时,杨之光就喜欢抓一些空白的纸,
乱涂小动物的图案,画狗、画猫,还常常问小叔叔杨
道仪:“像不像?”并让叔叔帮他修改。后来,飞进
弄堂里觅食的麻雀、响着喇叭跑在街上的汽车,也都
成为他涂鸦的对象。他的表姐与表姐夫常给他捎来《
儿童画库》的刊物,又耐心地教杨之光临摹画库中的
图像,如飞机、坦克、大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逐渐培养起他对绘画的兴趣。
刚进小学时的一次课后,同学们已将黑板擦得干
干净净。杨之光灵机一动,以 快的速度在黑板上画
了一幅将军骑马画。原来,自从小时候在福州骑马时
摔了一跤,杨之光便牢牢记住了马这种雄强奇特的动
物。在杨之光的即兴创作中,马很大,高昂着头,正
跳跃奋蹄。韦老师看到后,并没有责怪他乱画黑板,
而是和颜悦色地说:“噫,画得不错呀。”杨之光后
来说,因为韦老师这次偶然的鼓励,影响了他以后把
美术定为终身坚定不移的事业。
拜师学艺:从曹铭、李健到高剑父
1943年,杨之光就读于上海世界中学。一次,负
责美术课程的洪祖超忙不过来,便请青年画家、篆刻
家曹铭过来代课。上课 天,曹铭当场向学生们示
范国画创作。杨之光对国画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母离
异后嫁进 律师吴凯声的家中,继父吴凯声经常在
客厅与书房里挂古色古香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定时
换,并邀朋友们前来鉴赏。但对于中国画是如何画出
来的,杨之光仍一无所知。他紧紧盯着曹铭的每一个
动作,不禁大觉新奇,连忙走到老师面前说:“我也
要学国画。我要到你家里去,向你学国画!”
在曹铭的指导下,他临摹了石涛、八大山人、吴
昌硕、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大约在1945年底,经曹铭
引荐,杨之光正式拜上海 书法家李健为师,成为
李健门下年纪 小的学生。自从跟了李健学习书法,
杨之光主动给自己“上苦刑”。每天从世界中学放学
回家,他便将自己的“宛真斋”反锁,在完成当天功
课之外,还没日没夜地临摹李健布置的书法作业。在
六年时间里,他将《散氏盘》《毛公鼎》《石门铭》
《石门颂》《张迁碑》《十七帖》《圣教序》等不知
临了多少遍,尤其下苦功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
作品,临字的废纸高达数尺,奠定了其传统艺术的技
法基础。在练字写画之时,就连自己 的母亲来敲
门,也不让她进来。
1948年,杨之光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
科及南中美术院,并向岭南画派大家高剑父拜师。高
剑父细看了杨之光的书法、绘画及篆刻作品后,欣然
同意收他为徒。他便成为高剑父 一个入室弟子。
次给他布置的作业,就是让杨之光为师母刻一方
“翁芝长寿”的印,杨之光受宠若惊。同时,还让他
进春睡画院学习中国画。
一次,他参观了“高剑父师生作品展览”,发现
高剑父的一幅山水画中居然有一架在山谷中飞翔的飞
机。杨之光当场惊叫起来。事后,又不止在一个场合
说:“对于写生,现在讲起来可能没有一点了不起,
可是,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高剑父先
生那架飞机对于我的震动,竟然影响了我整整一生,
我从此有了闯禁区的胆量,这就是我在日后的艺术实
践中敢于去表现一般国画家不大去碰的题材的原因。
”
带着跃跃欲试的心情,杨之光曾与学友结伴,到
与象岗山紧邻的观音山(今越秀山)采石场写生,画出
他 早的一张国画写生作品《碎石场的女工》,描绘
三个正在采石场艰辛劳作的女工。后来,他开始留意
周围工农兵大众的形象,或写生,或速写,或制作木
刻作品,不一而足。(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