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58.00

《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戴建业)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语

◆一部漫游古代知识世界的指南之书! ◆不懂典籍分类,就不明白两千年知识传承,戴建业带你掌握古代学问的路径。 ◆戴建业教授文献学论文结集,四十年以上的古籍研究和教学经验。 ◆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诚意 ! ◆采用高品质进口芬兰轻型纸张,环保轻盈。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 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 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作者简介

戴建业,学者,作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出版普及性著作《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戴建业精读老子》等数部;学术著作《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六朝文学史》等十余部;随笔集《你听懂了没有》等其他著作多部。

目录

代序: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
——中国古代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探源

“学术之宗  明道之要”
——论《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史意义

论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

“类例既分,学术自明”
——论郑樵文献学的“类例”理论

集部的起源与流变论略

学术流派的盛衰与各科知识的消长
——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上)

辨体·辨义·辨人·辨伪
——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下)

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构
——论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

别忘了 秘方
——读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

“学心”与“公心”
——论目录类序的学术品格

附录一:求学的津筏
——论《书目答问补正》在现代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附录二:“初学入门之蹊径”
——读张舜徽《初学求书简目》

后记

精彩试读

代序: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首先向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祝贺!同学们通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得以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得以拜到自己心仪的导师,我们老师能够如愿地招到各位英才,所以, 在座的老师个个都喜上眉梢,在座的同学个个都笑容灿烂。《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能有机会和台下的青年才俊一起学习,这是我个人 的荣幸,也是我人生 的快乐。
昨天,胡亚敏教授和陈建宪副院长要我在开学典礼上和大家谈谈“学术规范”问题。在 的开学典礼上,有我的老师和领导,有许多学术名家,在这个庄重的场合由我来讲这个严肃的话题并不合适,但他们两位都是我的顶头上司,婉拒怕他们说我不听指挥。过去不听指挥的人常被穿小鞋,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因而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不过我把题目稍稍改了一下, 和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
演讲之前,我先界定一下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就我个人的理解,“专业精神”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对所从事的专业心怀敬畏与虔诚;第二,对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 与不可遏止的冲动;第三,对专业具有持之以恒的执着和忘我的献身精神;第四,对专业有高度的自信,并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渊博知识和精湛修养。所谓“学术规范”,就是在本专业范围内,从业者所必须遵循的操作标准和游戏规则。为了专业的发展进步,为了专业从业人员的公平,任何一个专业都订立了本专业明确而详细的规范,违反了这些规范就叫“犯规”,犯规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打篮球的球员如果连续犯规就会被罚下球场。
既然领导只叫讲“学术规范”,我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多讲一个“专业精神”呢?多讲一个问题领导也不会多给我一分钱,讲“学术规范”这个问题也许小有报酬,讲“专业精神”就只能免费奉送。我之所以要讲《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这个题目,理由有二:首先,“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只讲“学术规范”而不讲“专业精神”,难以把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其次,我不是什么学术 和 教授,有人来请我演讲,我可以“买一送一”。
没有专业精神就不可能遵守学术规范。假如对学术心存敬畏,对专业十分虔诚,要是偷偷抄袭了别人的学术成果,你就会有一种道德上的焦虑和恐惧,就会有一种亵渎神明的负罪感;假如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信、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专业才华,你也用不着去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总之,对专业心存敬畏,就不敢抄袭;具有专业水平,就不必抄袭。由此可见,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先讲“专业精神”。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层次: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专业精神”?我们如何培养“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现代专业分工以后的产物,这个词也是西方舶来品。中国古人虽有“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在学术上既无科学的知识分类和专业分类,士子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专业精神”。我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的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子们“五 读书只为官”,但大部分官员又没有把从政作为一种“专业”,只是把官场作为捞名捞利的平台,官场被他们视为囚笼和染缸,所以从政士大夫常常要羞羞答答地卖弄清高,心恋魏阙却大谈归隐。古代士人的人生选择范围只有读书和做官,手工业、商业都不屑一顾,种田 吃不了那种苦头,谢灵运就曾老实地承认“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即使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也自称“聊为垄亩民”,他并不以此为业, 不以此为生,大家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就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种田有点三心二意。我国古代有很多伟大诗人,但这些诗人人生的 选择还是做官,退而不得求其次才立言求名,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莫不如此。到明清尤其是清代以后,才有一些读书人放弃功名专心学术,这才有了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乾嘉学派。
世人自是千差万别,专业同样五花八门,当今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专业都为人类生存之所必需,各种专业没有贵贱之分和等级之别。因为大家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我这里所说的“专业”以“学术”为主而兼及其他。
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专业精神”呢?这个问题我推荐大家看三本德国学者的名著:前两本是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合订本),第三本是马克斯·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学术前沿丛书”)。韦伯这本书是两篇讲演的合集,一篇是《以学术为业》,一篇是《以政治为业》。我给大家念几段从这三本书中摘录的文字: 如果选择了科学作为自己的生活职业,为了能够被体面地视为学者这个阶层,都必须竭尽自己全部的力量。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每个阶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阶层都值得我们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受到 大的尊敬。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 这三则文字都是强调,每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每一个阶层都值得尊敬,职业和阶层本身没有贵贱之分,给你带来荣誉的是你是否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你是否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不管你选择了哪一种专业都必须竭尽全力,你必须对自己的专业具有忘我的献身精神,你必须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拼劲。
只要你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敬畏感和使命感,那么你就愿意为自己的专业玩命。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讲一个美国生物学家,为了研究蝴蝶的生活习性,在非洲丛林里连续观察了十几年。他那位只爱他却不爱蝴蝶的太太,实在忍受不了他对蝴蝶的疯狂痴迷,又受不了非洲丛林潮湿闷热的气候,当然 忍受不了十几年守活寡的夫妻生活,经过多年的抗议和争吵,终于向他发出了 通牒:你到底要蝴蝶还是要太太?这位蝴蝶迷 终选择了蝴蝶。真是“爱情诚可贵,蝴蝶价 高”。如果在太太和蝴蝶之间只能二选其一,我会和大多数男同胞一样,选择太太,抛弃蝴蝶,所以我是庸人戴建业,那位美国佬是杰出生物学家。爱女人是所有男人的癌症,这位老兄竟然把这个不治之症给治好了,这是由于他具有对专业的敬畏、虔诚,以及由敬畏与虔诚而激发的献身精神。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