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95.00

管理研究方法(第13版)(管理研究方法丛书) [美] 帕梅拉·欣德勒(Pamela,S.,Schindler) 著,李原,于坤,孙健敏 译

数量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管理研究方法领域的常青树,历经多次修订,深受欢迎,被许多高校用作研究方法课程的指定用书。第13版是**版,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研究的新发展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各种方法,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既有对科学研究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说明,又有对高级统计分析的简单介绍。本书的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把所讲解的内容和概念与实际结合起来,使读者充分感受到科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本书适用的读者群非常广泛,不仅包括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MBA学员及其他专业硕士学员,而且适合各类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管理咨询顾问、管理专家以及对管理研究方法感兴趣的自学者。

  作者简介

  帕梅拉•欣德勒(Pamela S. Schindler),美国威腾堡大学管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应用管理中心创始人,研究方法和市场营销系主任。拥有40年管理研究、营销管理和创意广告教学经验,曾获利维基金奖(Leavey Foundation Award)、杰出教学奖等,长期担任战略管理顾问,负责小企业研究所项目和项目管理援助计划,并辅导学生开展应用管理项目研究。

  李原,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工作家庭冲突与平衡等。

  于坤,心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感恩与心理特权、工作家庭关系、职业发展等。

  孙健敏,心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专业创始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创系主任。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几十部。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目录

  第1篇奠定研究基础

  第1章研究基础与原理

  1.1研究的作用与程序

  1.2研究的语言

  第2章研究过程概述

  2.1什么是好的研究

  2.2研究过程

  2.3第1阶段:明确研究问题

  2.4第2阶段:进行研究设计

  2.5第3阶段:收集和准备数据

  2.6第4阶段:分析和解释数据

  2.7第5阶段:报告调见和建议

  2.8研究项目时间表

  2.9研究过程中的陷阱和解决方案

  2.10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与责任

  第3章 第1阶段:明确研究问题

  3.1研究过程的第1阶段

  3.2问题的层级

  3.3探索策略

  3.4研究价值评估

  3.5证明研究的合理性并制定研究预算

  3.6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2篇研究设计

  第4章第2阶段:研究设计概述

  4.1什么是研究设计

  4.2抽样设计

  4.3数据收集设计

  4.4测量工具设计

  第5章 第2阶段:抽样设计

  5.1抽样设计

  5.2定义目标总体与个案

  5.3确定总体参数

  5.4确定并评估样本框或建立一个样本框

  5.5确定个案数量

  5.6确定恰当的抽样方法

  5.7概率抽样

  5.8非概率抽样

  5.9确定样本选择和被试招募协议

  5.10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6章第2阶段:数据收集设计――定性研究

  6.1什么是定性研究

  6.2定性研究设计

  6.3定性抽样设计

  6.4定性数据收集设计

  6.5定性方法的组合

  6.6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融合

  6.7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7章第2阶段:数据收集设计――观察研究

  7.1观察研究设计

  7.2抽样设计

  7.3数据收集设计

  7.4对观察法的评价

  7.5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8章第2阶段:数据收集设计――实验

  8.1实验与因果关系

  8.2进行实验

  8.3实验法的效度

  8.4实验研究设计

  8.5对实验法的评价

  8.6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9章第2阶段:数据收集设计――调查研究

  9.1数据收集设计:调查

  9.2误差

  9.3外包调查服务

  9.4调查研究评价

  9.5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3篇测量

  第10章第3阶段:测量基础

  10.1测量的本质

  10.2测量尺度

  10.3测量差异的来源

  10.4良好测量的特征

  第11章第3阶段:测量问题

  11.1工具设计

  11.2准备初步分析计划

  11.3选择和编制一个测量量表

  11.4态度的本质

  11.5评级问题

  11.6排序问题

  11.7分类量表

  11.8累积问题

  11.9查找或编制测量问题

  第12章第3阶段:测量工具

  12.1工具设计

  12.2第二步:对零片进行组合排序

  12.3第二步:非问题元素

  12.4第三步:整理零片

  第4篇数据的收集、准备和研究

  第13章第3阶段:收集、准备与检查数据

  13.1收集数据

  13.2录入数据

  13.3准备数据

  13.4检查数据

  13.5交叉表

  第5篇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第14章第4阶段:假设检验

  14.1简介

  14.2假设检验的逻辑

  14.3显著性检验

  第15章第4阶段:关系测量

  15.1简介

  15.2二元相关分析

  15.3简单线性回归

  15.4非参数关系测量

  第6篇报告研究结果

  第16章第5阶段:研究报告――洞见与建议

  16.1简介

  16.2受众分析

  16.3报告结构

  16.4内容和形式:组织

  16.5内容和形式:可视化

  16.6内容和形式:编写

  16.7内容和形式:练习

  16.8内容和形式:交付

  16.9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7篇研究设计回顾

  第17章一个完整的示例

  17.1研究需求

  17.2 Visionary Insights收到RFP

  17.3第1阶段:明确研究问题

  17.4 第2阶段:进行研究设计

  17.5第3阶段:收集、准备与检查数据

  17.6第4阶段:分析数据

  17.7第5阶段:报告研究

  17.8项目后团队汇报

  17.9延续合同

  精彩书摘

  本版保留读者喜爱的特征,其中包括:重要核心内容。读者多年来一直喜欢的材料仍然是本版的核心。在让本书更灵活地适应当前的教学方法的努力中,我们没有放弃让本书成为行业领导者的那些核心内容。有效的学习目标和总结。每章都有学习目标。总结很全面,有时候这些总结是学生上课前唯一有时间阅读的材料。多用途的讨论问题。许多讨论问题反映了实际的商业情境,可供学生回顾、测试练习或课堂讨论选用。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