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108.00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 美国儿科学会 著,[美] 塔尼娅·奥尔特曼 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书类型

  • 愿你慢慢长大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 养育男孩
  • 养育女孩
  • 聪明却混乱的孩子
  • 亲子沟通的方法
  • 最温柔的教养
  • 家庭的觉醒
  • 家庭教育指南
  • 最爱不过我懂你
  • 崔玉涛育儿百科
  • 心理抚养
  • 陪孩子弯道超车
  •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 非暴力沟通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 不抢跑也能超越
  • 母的习惯:反脆弱养育
  •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手册
数量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美国儿科学会的经典代表作,凝结了百位儿科医生的智慧;

  出版30年,修订到第7版,内容始终与儿科医学和时代的进步同步;

  科学而严谨,以众多的研究为内容依托;

  全面而贴心,覆盖从孕产期到婴幼儿期乃至孩子5岁前的方方面面,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

  不仅有重要的喂养信息,还有促进大脑发育、行为养成、家庭关系处理等更多内容;

  你还会知道哪些健康问题是不需要担心的,可以采取什么家庭护理方式,而哪些问题是需要立即寻求医疗救治的;

  体系非常清晰,便于查阅;

  新版更新增了“电子检索功能”,使读者可以快速定位相关内容;

  本书将助你科学育儿、安心育儿,成为更自信的父母;

  著名儿科专家张思莱倾情作序;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申昆玲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儿科医生推荐、值得父母信赖的育儿百科。凝结百位儿科医生的智慧,经过7次全面修订,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全面性。在本书中,你将获得以下方面的信息。

  妊娠期的营养、运动和筛查;

  分娩的过程及相关事宜;

  新生儿的全面护理;

  早产儿的健康问题;

  母乳喂养及配方奶喂养;

  辅食添加、睡眠及如厕训练;

  各种能力分阶段发育里程碑;

  各阶段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方法;

  行为管教和幼儿纪律;

  妈妈产后的情绪问题;

  兄弟姐妹间的竞争;

  爸爸和(外)祖父母育儿;

  儿童身体和行为可能出现的所有健康问题;

  关于儿童安全的重要内容;

  关于儿童看护机构(者)的选择;

  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及心肺复苏术;

  以及更多。

  第7版内容的重要更新

  更详细地说明配方奶的喂食量以避免过度喂食。

  新增内容指导父母从早期做好预防孩子龋齿的工作。

  修订了辅食添加的内容,包括关于过敏食物的添加,以及预防儿童期肥胖。

  新增章节讲解 “磨牙” 、“烟*烟雾污染”和“传染性软疣(水瘊子)”。

  还有大量细节内容的修订,包括新增孕期摄入咖啡因的上限、益生菌对婴儿肠痉挛的作用、应对孩子行为问题的新方法等。

  作者简介

  美国儿科学会简介:

  美国儿科学会由6.7万名儿科保健医生、儿科专科医生和小儿外科专家组成,始终致力于保障婴幼儿、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该学会掌握了科学、全面、先进的儿童养育和儿童健康知识,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在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儿科学会。

  主编简介

  〔美〕塔尼娅?奥尔特曼

  儿科医生,3个孩子的妈妈,卡拉巴萨斯儿科诊所创始人,美国儿科学会发言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泰儿童医院助理临床教授,著有《美国儿科学会婴幼儿养育基础》等书。

  精彩书评

  妈妈可以没有三头六臂,但一定有必要熟读《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是一部科学性强、值得信赖的育儿著作,内容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一些问题甚至可能是家长或专业人员没有想到、但在育儿过程中又容易发生的,本书都细致地提供指导意见。第7版增补了很多内容,更加人性化,更加通俗易懂!

  ——张思莱,儿科医师,育儿科普大V,“国民奶奶”(微信公众号:张思莱医师)

  父母的理念、知识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如果为人父母,你却还在崇古、听信各种奇方异术,却对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规律都不了解,才是真正输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由上百位儿科专家共同创作和审阅完成,全面、权威是它*大的亮点。它将向您提供真正靠谱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您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宝宝赢得崭新的开始。

  ——欧茜(微博:医生妈妈欧茜)

  目录

  引言 最好的礼物/I

  第一部分

  第1章 为新生儿的到来做准备/3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开始

  获得*好的产前护理

  为分娩做准备

  需要和医生讨论的话题

  为新生儿的到来做好家里的准备

  终于来了——分娩日

  第2章 分娩和分娩后/37

  自然阴道分娩

  剖宫产分娩

  自然阴道分娩后的产房护理流程

  离开产房

  分娩后的心情

  如果你的孩子是早产儿

  第3章 婴儿的基本护理/51

  婴儿的日常护理

  婴儿的基本医疗护理

  第4章 婴儿的喂养/76

  母乳喂养

  奶瓶喂养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的营养补充

  拍嗝、打嗝和吐奶

  第5章 新生儿的最初几日/124

  了解新生儿

  出院回家

  家人的情感

  健康观察

  第6章 第1个月/145

  生长发育

  基本看护

  家庭成员须知

  健康观察

  安全检查

  第7章 1~3月龄/188

  第8章 4~7月龄/214

  第9章 8~12月龄/247

  第10章 1岁/284

  第11章 2岁/326

  第12章 3岁/364

  第13章 4~5岁

  第14章 早期教育和看护/428

  第15章 确保孩子的安全/462

  第二部分

  第16章 腹部、消化道问题/517

  腹痛

  阑尾炎

  乳糜泻

  便秘

  腹泻

  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

  肝炎

  腹股沟疝

  交通性鞘膜积液

  营养吸收障碍

  瑞氏综合征

  呕吐

  第17章 哮喘和过敏

  哮喘

  湿疹

  食物过敏

  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

  昆虫叮咬和蛰刺

  第18章 行为/573

  愤怒、打人和咬人

  提示虐待或忽视的行为

  应对灾难和恐怖事件

  亲人离世

  磨牙

  多动和易分心的儿童

  非营养性吮吸

  发脾气

  抽动症和刻板行为

  第19章 胸部和肺部问题/595

  细支气管炎

  咳嗽

  哮吼

  流行性感冒

  肺炎

  结核病

  百日咳

  第20章 慢性健康问题和慢性疾病/612

  第21章 发育障碍/634

  第22章 耳、鼻、咽喉问题/660

  第23章 急诊/684

  第24章 环境与健康/711

  第25章 眼部问题/725

  第26章 家庭问题/738

  第27章 发热/764

  第28章 泌尿和生殖系统问题/772

  第29章 头、颈和神经系统问题/786

  第30章 心脏问题/797

  第31章 疫苗接种/807

  第32章 媒体问题/816

  第33章 肌肉、骨骼问题/823

  第34章 皮肤问题/836

  第35章 孩子的睡眠

  附录

  按照主题分类的关键词索引

  精彩书摘

  建立亲密关系

  假如分娩中没有出现并发症,你在产后有1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和孩子待在一起。新生儿在刚出生这段时间非常机敏,反应度极高,因此,研究人员称这一阶段为“敏感期”。

  你们之间的第一次眼神交流、声音交流和肌肤接触都是建立亲密关系的一部分,这一过程有助于为亲子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尽管你要等到几个月之后才能看出孩子的脾气和性情,但你对他的感情从分娩后这短短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发展了。即使你没有立刻对孩子产生特别温馨的感觉,也是正常的。分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解脱,庆幸一切终于结束了。假如你已经筋疲力尽,这时你大概只想好好歇口气。这完全正常,不要强求。给自己一点儿时间,等你从分娩的疲惫中恢复过来再请人把孩子抱给你。建立亲密关系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同理,假如孩子出生后必须立刻送到育婴室接受治疗,或者你曾在分娩过程中昏迷,你也不必悲观。不用担心孩子出生后没有立刻与你亲近会损害你们的亲子关系。即使你无法亲眼看着孩子出生,无法马上把他抱在怀里,你对孩子的爱也丝毫不会减少。孩子还是会爱你、亲近你。

  前言/序言

  首先祝贺你!你打开这本书,很可能是因为你怀孕了,或者是刚生了宝宝,又或者是有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要照顾。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本书都将提供你所需的一切信息来帮助你养育出健康、快乐且有韧性的孩子。无论你是选择从头读到尾,还是选择阅读符合孩子当前年龄的章节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或者想查找关于孩子的具体问题、疾病或症状,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经美国儿科学会审查过的大量信息。美国儿科学会是一家由6.7万名儿科医生组成的健康组织,这意味着,本书汇集了大量的经验和建议。

  目前,新生儿大部分的需求和前几代人的没什么两样,但还有一部分需求因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有所改变。他们总是需要的东西有:爱、有营养的食物、健康的身体、安全的环境、建立自我认同感和培养韧性所需的技能,以及与父母一起读书和玩耍的时光。他们不想被打扰,也不需要电子设备(所以请作为父母的你放下手机)。

  对你来说,为人父母是*好的礼物之一,你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成长和收获孩子带给你的幸福感,这是你在以前的生活中所没有的体验。你将度过美好的时光,也将度过不那么美好的日子,但生活就是如此。不要因为没有正确地给孩子换尿布或没能按时带孩子出门而自责。只要大家都平安健康,你就应该从容度过每一天并享受其中的每一分钟。


相关产品推荐

服务参数

- 本商品享受上述商家服务 - 关闭

商品参数

×